耒阳市:擦亮生态底色 绘就醉美画卷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0-12-18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昔日荒山变成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十三五”时期,耒阳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下大力气实施生态修复再造,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城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成为自觉践行“两山”理论的成功典范,绘出了一副“醉美耒阳”的壮阔画卷。


近五年来,耒阳生态环境越来越好,绿水青山越来越美,这不仅是群众的共同感受,而且有实实在在的最新数据为证:2020年1-10月,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7%,比2017年同期上升12.2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0ug/m3,比2017年同期降低12ug/m3。我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2017年同期排名上升20位。2016年以来,我市所有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及耒水出境断面水质均达到了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考核达标率实现100%。


打响“三大保卫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


初冬的耒水河畔,就像被打翻了的调色盘,五彩斑斓。那排列得如同哨兵般的沿江风光带,或金黄或火红,倒映在一湖碧水之中,美得如童话中的仙境,让人心神俱醉。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随着“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打响,我市生态环境“颜值”持续提升。


——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整治,关闭市域所有非法小冶炼、小化工、大理石采选企业及9家不符合产业政策石灰煅烧企业、43家砖瓦生产企业,并对市域有色冶炼企业进行关闭整合进入园区。同时,开展了电力、建材、有色冶炼等行业企业污染治理,完成了大唐耒阳电厂部分机组超低排放、耒阳南方水泥烟气治理改造、耒阳市永鑫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烟气治理改造等30余个重点治理项目。实现城区烟花爆竹禁燃禁放及垃圾、秸秆禁烧,主要道路洒水清洗全覆盖,机械化清扫率100%,对水东江片区42个煤坪进行搬迁,实施渣土运输车辆全封闭式运输管理,强化餐饮油烟管控,禁止新建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建成天然气长输管道和竹市站分输站,推进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城市公交车全部实现新能源车替代。


——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完成耒阳市城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整治,完成12个“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及环境问题整治,完成“千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工作,进一步保障居民生活饮水安全。同时,加强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德旺路、学府路、灶市老水泥厂片区污水收集管网改造及老城区非法排污口截污,规划水东江片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建成新市镇污水处理厂,启动了全市24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PPP项目建设。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和工业园区污水治理,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和落实河长制,建立了市、乡、村三级河长体系,开展河流“清四乱”专项整治,完成交办问题156个、排查问题84个,整改完成率100%。


——稳步推进“净土保卫战”。2017年起,按照省、衡阳市的部署安排,开展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的监测布点工作。同时,进一步推动重金属污染防治,关闭涉重企业36家,并完成蔡伦竹海省级森林公园内40家企业开采作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整治。加强固体废物管理,2019年共妥善处置医疗废物624.04吨,建设了南京垃圾填埋场,大市垃圾焚烧发电厂预计2021年建设完成;完成了东麓垃圾填埋场封场整治、花石简易垃圾填埋场封场整治及竹市镇露天垃圾堆放点整治等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对受污染农用地开展分类管理,对污染特别严重、难以利用的耕地,实施休耕、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


守住生态底色做美生态经济“双面绣”


近日,走进蔡伦竹海森林公园,花竹相映,篱笆围墙,小桥流水,一幢幢农家民居在绿水青山间相嵌铺开。“目前有百余多户农户办起农家乐,每户年均收入10万元以上。群众尝到了好生态带来的甜头,珍爱并守护绿水青山已成为当地群众的共识。”竹海山脚的农户告诉记者,之前村民“靠山吃山”,是靠上山伐竹、采矿等谋生;如今的“靠山吃山”是靠着青山绿山,依靠生态环境来发展旅游经济,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已经打通。


“十三五”以来,围绕群众关心关切、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我市不断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持续精准发力,结合省、衡阳市相关工作的安排部署,下发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及“夏季攻势”任务清单》,大力推动水、气、土污染治理。2020年,我市污染防治攻坚战考核任务13个方面共136项,已经完成133项,完成率98%;“夏季攻势”任务6个方面共46项,已完成46项,完成率100%。


始终守住环境安全底线。衡阳市生态环境耒阳分局始终把环境安全作为重要责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依托良好生态环境,五年来,我市产业不断升级、绿色理念深入人心,老百姓实实在在享受到绿色发展的红利。


绿色理念深入人心驰而不息推进“耒阳绿”


“十三五”以来,我市以“6·5”世界环境日为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利用广播、墙报、媒体网络等载体宣传环保知识,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在社会上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一方面,开展大型环保宣传活动,发表环保新闻报道,并在各环境保护微信、微博发表文章进行宣传。另一方面,每年“6•5”环境日,开展了以“美丽耒阳,我是行动者”为主题的环保宣传活动。2016年以来,我市发放环保宣传册20000余份。


家住马阜岭公园脚下的居民陈寿山感叹道:“以前污水没地方排放,垃圾随意丢弃,如今污水和垃圾都有了去处,耒阳越来越美,日子过得越来越舒适。”


五年来,我市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衡阳市生态环境耒阳分局严把项目准入关,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环保要求的企业坚决不予以审批,对污染较重、环境影响较大的企业一概拒之门外,2016年以来共审批建设项目299个、备案890个;2020年完成91个行业1053家企业的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同时,充分发挥“12369”环保热线举报系统作用,通过“12345”市长信箱、网络媒体等渠道鼓励群众监督。2016年以来,共收到环保类投诉1313件,处理1313件,处理率为100%。


继往开来启新程。下一个五年,耒阳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加快建立健全生态文化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目标责任体系、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生态安全体系;全面优化空间开发布局,调整产业布局,培育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把生态环境优势发展成生态经济优势,最终落脚到“生态民生”的持续改善,让守住绿水青山的耒阳人民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福利”。







相关阅读

耒阳市:擦亮生态底色 绘就醉美画卷

2915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