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武:坚持绿色发展 让三十六湾重现生机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0-06-15
近日,记者沿着崎岖陡峭的碎石路翻山越岭,来到临武县香花镇癞子岭矿区,看到一片热闹的施工场景。山腰上,10余名工人正建造格宾挡墙重塑地貌;山谷里,工人正在灌溉绿色植被修复环境。“变化太大了。”中国有色金属长沙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副总经理刘清余还记得,以前癞子岭因无序采矿而千疮百孔的样子。
癞子岭是临武三十六湾矿区之一。上世纪80年代,三十六湾矿区掀起了采矿热潮,巅峰时期共有各类采矿窿道、采矿点500多个,无序地开采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矿山地质灾害频发。“过去,三十六湾矿区存在选铅锌丢锡、选锡丢铅锌现象,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刘清余说,重金属污染导致当地水质无法饮用,农田无法耕作,甚至影响到下游湘江流域和珠江流域饮用水安全。
为综合治理重点区域、流域的环境污染问题,保护矿区及下游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近年来,临武坚持“关闭整顿、资源整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推出近20个重金属污染治理项目,刮骨疗伤、铁腕治污。
“我们正进行的是甘溪河流域癞子岭及周边历史遗留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程。”在癞子岭矿区,省自然资源厅五大矿区攻坚服务团成员、县自然资源局副局长罗治勇说,矿区植被在自然条件下已难以恢复,因此他们采取地貌重塑、覆盖客土、植被恢复等方式,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对废石堆削坡平整、挖高填低、移土栽树,形成草灌林生态组合。目前,该工程已接近尾声,部分地块开始覆土绿化。
治山的同时,临武注重治水。甘溪河是临武境内所属湘江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全长7.5公里,河底淤积了巨量的尾砂。该县按照“固本清源”的治理思路,对河道进行格宾衬砌、清淤护堤、覆土还绿,处理尾砂、废矿。通过治理,原来寸草不生的甘溪河两江口至浸漕河段种植了格桑花,成了“网红花海”地,水质也由劣五类水提升至四类水。
“矿区治理重点在于采矿源头,必须制止无序开采。”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文武生介绍,临武将三十六湾矿区10个持证矿山进行资源整合,组建成立南方矿业有限公司统一采矿。该公司实行“采掘并举、掘进先进”的管理措施,严格采掘顺序,提高选矿回收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减少尾砂、固废、污水等排放。其中,锡回收率高达70%以上,在全国处于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