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见实效,中华秋沙鸭恋上桃源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0-01-08

近日,又一批摄影爱好者来到桃源县沅水国家湿地公园,用镜头记录下中华秋沙鸭在水中嬉戏捕食的镜头。“太美了!没想到桃源沅水的生态环境这么好!”摄影爱好者们由衷的发出感叹。


桃源县沅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为保护中华秋沙鸭,该县以河长制为抓手,积极开展沅水国家湿地公园建设,划定沅水湿地环保生态红线,实施沿江两岸畜禽退养,打击非法捕捞、采砂挖石、盗猎、排污等行为。同时开展退耕还湿工程和支流口小微湿地建设工程,2019年投资60多万元完成了浔阳街道福庆山村狮象桥沅水支流天然河道口小微湿地恢复建设项目,净化了水质。目前,沅水国家湿地公园关键区域水质标准达到二类,湿地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进一步增加。


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已在地球上存在了1000多万年,被称为“会飞的鸭子”“最古老的鸭子”。目前全球野外生存数量只有3000只左右,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繁殖于西伯利亚和我国大小兴安岭地区,主要在我国长江中下游越冬。沅江流域是中华秋沙鸭的重要越冬栖息地之一,桃源县常年有约40只中华秋沙鸭栖息,最多的时候达到51只,已成为国际研究中华秋沙鸭的重要基地,每年吸引大批科研人员和观鸟爱好者前往观赏。





湖南水利二维码

相关阅读

生态修复见实效,中华秋沙鸭恋上桃源

29154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