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推行河道保洁常态化管理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9-11-29
11月14、15日,央省市三级媒体聚焦采访该县河长制工作。
记者们来到洣水攸县河畔,湖南日报记者李永亮拿出手机,“咔嚓”一下,拍下一张美图。
图片中,几棵披着秋衣的树木屹立于河畔,有三棵挨得很近,枝叶缠绕,像是三个孩子手牵手玩游戏,倒影在清澈的洣水中清晰可见,远处的河岸是他们的家,再往远是朦胧的山峦。
若是您置身河畔,感受到的美肯定比图片里的多。
河长制工作实施以来,经过各相关部门努力,洣水水质常年在Ⅲ类以上,水清岸绿美如画。
综合施策治污,为洣水疗伤
洣水属湘江一级支流,发源于炎陵县,经茶陵县,于谭桥街道苏洲村的紫仁桥进入攸县,流经谭桥、春联、联星、江桥4个街道办事处24个村(居委会),至江桥街道阴山港村的马鞍山流入衡东县,攸县境内全长29.5公里。
今日的洣水河畔美如画。然而,昔日洣水曾一度伤痕累累。以前,沿河的居民环保意识低,生活垃圾往河里倾倒;河岸上的矿企、畜禽养殖场等都把废弃物往河里排。
何以抚平洣水的伤?2014年,攸县启动河道保洁工作。
“我们以治污堵源为突破,把堵住河道污染源头作为推进河道保洁、净化水环境的关键环节抓牢抓实。”攸县河长办副主任黄桂娥介绍,攸县重点在洣水、攸河等主要江河水系岸边、人口密集河道旁及居民出入频繁的渡口,采取全方位齐抓共管的高压态势,加强河道保洁、禁止乱倒垃圾、严打水上违法行为。
推进矿区污染治理,实施矿山综合治理项目368个,全面恢复矿山环境生态、治理矿区垃圾污水污染;
以“清洁示范村”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取缔搬迁洣水、攸河沿岸100米范围内生猪养殖场75家,完成13个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项目建设,减少面源污染;
以人大专项决议的形式全面开展禁止“电鱼炸鱼毒鱼”行动,有效遏制非法捕捞,同时在酒埠江库区、洣水、攸河等水域大力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强化生态环境自然修复能力;
在洣水、攸河“两江四岸”新建提升泵站2座,改造排污管网近千米,封堵污水直排口20余个,完成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城区污水处理率达90%以上;
关闭水上餐饮船2家,整治沿河餐饮店29家,关停2家,严控沿河餐饮店数量和经营范围……
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洣水之伤慢慢愈合。
机械化打捞垃圾,为洣水美颜
同一个地点,不同的角度,一个是唯美的画面,一个是繁忙的场景。
河道里,一台全自动打捞船、一台半自动打捞船在水上作业,几名工作人员协同作战,把打捞上来的垃圾送到岸边的自动化垃圾压缩机中转站。轰轰鸣叫的压缩机张开大嘴,把整船的垃圾吞进胃里,通过压缩功能再吐出一块长方体的“大饼”,然后由城管运输车运走。
绵延不绝的水流,带来源源不断的垃圾。打捞垃圾,为河道美颜,成为河道保洁的重点工作之一。
洣水攸县段安置了7道拉污栅,依次相隔几百米,错位排开。工作人员穿梭在拦污栅间,每日来回不停地工作。
“我们日均垃圾打捞量在20吨左右,丰水季一天最多可以打捞垃圾100多吨。”攸县河道保洁员易可斌说。保洁员一天的打捞时间在7小时左右,遇上丰水季,上游带下来大量水葫芦及其他垃圾,他们则会进行季节性加班。“现在基本是机器打捞为主,人工打捞补充。人均每日打捞量最多只有2吨,而一艘船的日均打捞量可达6-8吨。”易可斌说。
2014年,攸县启动河道保洁工作时,只有1艘人工船、3位打捞人员,河道保洁工作力不从心。河长制工作实施开展以来,攸县开始推进河道保洁的常态化管理,陆续增加了设备,现在配备有7艘船(2条全自动打捞船、2条半自动打捞船、3条人工船)、15位专业打捞人员、3个工作室、3个船舶停靠点、1个垃圾处理站、2处露天垃圾斗以及垃圾压缩设备和垃圾运输车等。
“现在,政府以购买服务形式与环保公司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城乡生活垃圾转运和处理能力,增强了垃圾的日产日清能力,减少对河道的污染和破坏。”黄桂娥说:“各乡镇(街道)、村(社区)都聘请了专门的水系保洁员,负责日常清扫河岸的枯枝杂草、生活垃圾。在洣水、攸河拦河坝,安装河道保洁在线监控系统2处,对水面垃圾实行日常化、专业化、现代化清理打捞,确保入河垃圾不出境。”
“三挂钩”机制,保洣水长清
洣水河流面貌大为改观,展现出一幅人水和谐、水清岸洁的生动画卷。
“河长制”工作实施以来,攸县通过强化河道保洁工作,从“间断突击式”向“持续常态化”清理转变,逐步完善河长制工作保障机制,有效促进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推进河长制工作见成效。
目前,洣水河攸县段已建立健全从市到村四级河长负责制机构,全面落实了“两长三员”。“两长”,即河长(其中市级河长1名,县级河长1名,乡级河长4名,村级河长24名),警长(县公安局副局长1人);“三员”,即村级协管员、巡查员、清洁员,共72人。
该县坚持问题导向,成立以县长为组长的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河道保洁联席会议制度,依据部门单位工作职责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并层层签订责任状。
“我们将水系环境卫生考核计分纳入年度政绩考核内容,推行与绩效考核、与评先评优、与干部选拔使用‘三挂钩’的激励机制。”黄桂娥介绍。
该县出台《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考核办法》,将河道保洁工作纳入城乡环境同治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实行分区包干、分散处理、分级投入、分期考核的“四分”管理模式。每月日常督查不少于3次,每季集中巡查1次以上,并进行现场录像记录,做到全域考核、不留死角。
以水系文明为抓手,通过水利、住建、环保、农业、畜牧、交通等多部门协作,努力向上争资金或通过融资平台融资,财政克服困难挤资,综合开展保护建设,总投入达7亿多元,进行了苏洲坝除险保安、城南保护圈、春塘保护圈、县城污水进出水管网提质改造、东城新区污水管网建设并网过河进入污水处理厂及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建设。
在洣水河两岸加高加固修建防洪堤达20.5公里,并配套建设有排水涵闸9处、撇洪渠2条、排渍站5处、总装机1395千瓦小型灌溉抽水机16处,在城区两岸进行了绿化和休闲广场等人文境区建设,有效地提高了洣水河的防洪保安能力……
经过各相关部门努力实施,洣水保持水清岸绿,水质常年在Ⅲ类以上。
湖南水利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