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渌江打造成“样板河”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9-07-05

  7月3日,株洲市副市长、市河长办主任、渌江河长顾峰率队赴渌口区、醴陵市巡查渌江水质超标情况,调研部署“样板河”创建工作。

  查看问题、追寻原因,督查组沿渌江而上,一路行程紧凑,现场摊开图纸办公。在渌口区,督查组先后察看了渌江沿江风光带的堤防建设,以及周家埠河堤除险加固工程现场。渌口区河长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渌口设区后,渌江城区河段防洪标准提升,河道综合治理压力较大,老城区生活污水处理难题也有待破解。来到醴陵,督查组察看了磨子石河、铁河、王仙河的相关河段。督查组发现一些河段的畜禽养殖、生活排污、农田施肥等有所反弹,造成水质中总磷和氨氮超标,给渌江水质提升为二类水质带来不小压力。

  随后督查组利用午休继续办公,针对巡河发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将渌江打造为“样板河”展开座谈。株洲市水利局局长、市河长办常务副主任彭良平,以及市创建办、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信局、市水文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巡河所见、所思,建言献策,开展了有辣味、有深度的广泛探讨。

  顾峰对渌口区、醴陵市两地前期河长制工作表示肯定,同时要求各级河长充分认识到渌江河长制工作的特殊地位、创建渌江为“样板河”的重要意义,严格对标省、市河长制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打造湘赣边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样板河”目标,做精、做实、做细各项工作。

  顾峰指出,总结河长制施行至今的经验,内涵在于整合职能、部门联动、上下(游)同治,形成齐抓共治的合力。把渌江打造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样板河”,关键是在前六个字上下足功夫,最终形成“景美”的综合效应,具体而言是切实做好河道保洁、清淤管理、生态绿化等工作,各级河长要对照省、市要求,制定具体标准认真贯彻落实。

  “样板河”如何打造?顾峰提出了“655”创建模式。“6”是指明确在巡河履职、重点整治、河道管理、机制建设、社会参与及信息共享等六个方面争当样板;第一个“5”是指完善渌江河整治联席会议机制、共同联合执法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日常监管机制、问题督办机制五大机制;第二个“5”是指尽快启动畜禽养殖退养与资源化利用攻坚、污水处理厂建设提速、河道清障保洁巩固、黑臭水体整治、农村面源污染整治五大行动。

  顾峰还要求,渌口区、醴陵市河长办要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尽快拿出相应创建方案。
  



湖南水利二维码
相关阅读

把渌江打造成“样板河”

84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