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沩江碧水绕城流(图)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8-12-12

  沩江,这条140万宁乡人民的母亲河,向东奔流144公里后入湘江并洞庭汇长江。在城区袁家河桥至双江口镇胜利村20多公里的沩江沿线,国家省、市三级生态环保部门部署了5个水质在线监控点。双江口出境断面的水质曾一度出现劣V类,沩江水质的问题,事关湘江,影响洞庭,关系长江,引起了国家部委、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2018年5月始,素有“传奇之地、安宁之乡”美誉的宁乡,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中央、省市委关于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凝心聚力打好一场声势浩大的消除黑臭水体和劣V类水体的“除臭剿劣”碧水攻坚战,为守护好一江碧水,建设美丽清洁的湘江、洞庭湖和万里长江作出了宁乡贡献。

  

  水清鱼跃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一江碧水蓄积生态红利

  

    近两个多月,在玉潭街道茆田社区,桃花水母是大家热议的一个话题,成为“网红”。“这些拇指盖大小、半透明的东西在塘中游来游去,白花花的一片。”8月的一天清晨,该社区一字组居民李畅在麻园塘边洗菜时,发现池塘里多了许多通体透明的小动物,像透明小伞在水中悠然漂浮,每只长约1到2厘米,身体周边长满了触角,中间长着4个呈桃花瓣形分布的触角状物体。经长沙市林业局专家鉴定,这是有着“水中大熊猫”“活化石”之称的桃花水母。专家还表示,“桃花水母对水环境要求极高,其生存的水域必须无毒无害,稍微有一点污染都不行。”

  

    宁乡城区白马桥汽车站附近,民兵渠旁,市民喻女士与人合伙经营“那些年”餐馆六年多。餐馆后门口的民兵渠上有座便桥。“几个月了,一直都是清水,经常能看到鱼虾从桥下游过。”自7月份起,喻女士就发现民兵渠里清水潺潺,鱼虾常现,再也闻不到一点异味。越来越多的市民喜欢从便桥上走过,在渠边散步,她的餐馆生意也越来越好。

  

    “现在河中水质变好了很多,岸上绿化也好,空气清新,只要不下雨,我们就会来散步。”家住宁乡城区水岸星城小区的谢女士说,吃完晚饭后一家人到沩江边上走一走已经成为习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如今的沩江已然成为一条穿城而过的美丽玉带。天气晴好的清晨、傍晚,宁乡城区成千上万的市民会不约而同地在沩江两岸漫步,入目的是清澈见底的水流,呼吸的是湿润清新的空气,相伴的是垂柳依依、水天一色如画般的生态景观。

  

    “猪场一拆,蚊子苍蝇自然少了,日子舒服多了。”7月31日,横市镇泉柳村丰义组10家养猪场全部拆除到位,村民陈女士开心地发出感慨。之前,由于这些养猪场直排的粪污经年累月流经她家周边,滋生大量蚊虫,一家人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其房间和走廊摆放的8个电子灭蚊器必须24小时打开,还要到处放些粘蝇板。虽然双管齐下,可每天的蚊子苍蝇只有多、不见少。在当地,烦恼因猪场被拆除而消解的村民有数十户。

 

    在宁乡,由于水质有效改善而催生的故事和场景,还有很多。一户户人家的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除臭剿劣

  碧水攻坚宁乡行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中国。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岳阳时,郑重嘱托,掷地有声,“绝不容许长江生态环境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继续恶化下去”,湖南要“以‘一湖四水’的清水长流、岁岁安澜,为建设清洁美丽的万里长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4月2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一湖四水”系统联治为重要抓手,切实把生态环境修复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系统推进“四水”流域水污染防治。

  

    在鳝鱼洲、沩丰坝和双江口,沩江流域的几个国控、省控、市控断面的水质一度恶化至劣V类。沩江劣V类水质问题,特别是城区“四溪一渠”黑臭水体问题引发了宁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周辉深深的忧虑。“五一”小长假期间,他沿沩江而行,实地调研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具体问题。“小时候经常在河里玩,口渴了就直接喝口河水。自从河边建起了养猪场,连手都不敢下河洗了。”黄材镇松溪村华塘组村民李志兵深感痛惜地说。“要是能像以前那样,晚饭后就在溪边舒舒服服地走上几个来回,该有多好!”城区东沩溪旁的居民李先生深有感慨地说。众多声音,集中反映了广大民众对黑臭水体和劣V类水体治理的热切期盼。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盼、我有所为。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岳阳时的指示精神和省委、长沙市委的安排部署,5月2日和7日,周辉连续主持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安排部署“沩、乌、楚、靳”四水流域治理工作,明确提出做好沩江等四水流域的生态治理和发展文章,坚决迅速打响打赢“碧水保卫战”,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贡献宁乡力量。

  

    市委副书记、市长付旭明组织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就“碧水保卫战”进行专题研究,明确将“治水”作为市政府重点工程持续推进,采取切实措施,标本兼治,务必使沩江水质得到根本性好转。

  

    为此,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将消除城区黑臭水体、剿灭沩江劣V类水质为目标的“除臭剿劣”攻坚战作为“碧水保卫战”的首场战役,务必打好打赢,全面破解困扰广大人民群众的水污染问题,根本改善全市水生态环境。

  

    5月15日,宁乡成立以市委书记周辉任政委,市委副书记、市长付旭明任指挥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骥扬,副市长陈德奇、文平、李磊等多位市领导任副指挥长的“除臭剿劣”攻坚战指挥部,制定路线图、明确时间表、下达责任书,实施挂图作战。同时,从市委宣传部、市环保局、市规建局、市畜牧水产局等14个部门单位抽调优秀干部与市蓝天办一道集中办公,实行“一日一调度、一周一碰头、两周一讲评、一月一考核”工作机制,如火如荼推进“除臭剿劣”工作。

  

    与此同时,沩江流域的水污染治理问题,得到了省委,长沙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高频调度。长沙市委书记胡衡华在视察沩江流域、宁乡城区“四溪一渠”后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全力治污,围绕“截污”“提标”“调水”下功夫,加快全域范围内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全截污、全收集、全处理、全达标,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协调保障好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用水,推动水质全面改善。

  

    为落实省委,长沙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的指示精神,宁乡市委书记周辉,市委副书记、市长付旭明密集召开会议,高位调度“除臭剿劣”碧水攻坚战工作,较短的时间内,指挥部密集出台了《宁乡市“除臭剿劣”集中整治实施方案》《宁乡市小微黑臭水体治理实施方案》《宁乡市城区及乡镇污水截污治污专项工作方案》《宁乡市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和管理办法》等文件。水是一面镜子,问题在水里,根源在岸上。指挥部推行一线工作法,理清了适合宁乡实际开展“除臭剿劣”的工作思路:问题在直排,原因在管网,难点在雨污分流,基础在扩容(污水处理厂扩容),前提在提质(污水处理厂提质),治标在清瘀,治本在截污,标本兼治在引水入城。明确了“除臭剿劣”克难攻坚的主攻方向:克城区地下管网清查之难,克入沩排口整治之难,克畜禽退养之难,克城区“四溪一渠”治理之难,克市域小微黑臭水体整治之难,克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之难,克政府化债背景下资金筹措之难……在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大会上,周辉号召:全市动员、全民参与、全力以赴,强化责任,共抓大保护,坚决打赢“碧水保卫战”。

  

    经实地普查,宁乡城区地下管网管线总长度为1930公里,其中雨污水管道370公里。以此为基础,从湖南大学请来专家团队,对宁乡城区排水系统建设进行专门论证,制订规划,明确了“统筹治理、分片治理、生态治理”的城市污水治理原则。其中,分片治理按“二环路-东沩溪-沿江风光带-溜子洲”形成闭环,对老城区实施合流制全截流治理模式,做到晴天全截污,确保污水不下河;其他区域,则采取雨污彻底分流。“整个规划,能满足到2035年的发展需求。”专家表示,宁乡城区地下雨污管网新一轮规划建设,不但能还清老账,解决目前问题,而且为今后发展预留了空间。

  

    7月15日,市委、市政府再次召开“除臭剿劣”碧水攻坚工作推进会,在宁乡大剧院,近千名干部群众观看了特邀节目--浏阳市宣传环保工作的新编花鼓戏《新打铜锣》,指挥部还精心编排了群众喜闻乐见的“除臭剿劣”文艺节目,市委书记周辉对城区“除臭剿劣”11个突出问题进行集中交办,明确了责任单位、整改要求和完成时限,进一步促使相关部门单位将沉甸甸的责任与使命扛上肩,一场声势浩大的“除臭剿劣”攻坚战在楚沩大地全面打响。

  

  合力攻坚

  除臭剿劣群英谱

  

    在宁乡,以空前的决心与力度,“除臭剿劣”全面打响了“碧水保卫战”的首场战役。攻坚,展示着强大合力。围绕“四抓”(抓排口整治、抓项目工程推进、抓“四溪一渠”治理、抓畜禽退养)重点,31个责任部门单位纷纷主动扛起责任、积极落实任务,尽遣精干力量,争相攻坚克难“除臭剿劣”。

  

    7月份正值炎天酷暑,化龙溪人民医院段涵洞,市市政公司副经理罗凯身背氧气瓶深入数百米,在又臭又闷的黑暗环境连续作业数个钟头,一米一米地查清涵洞走向、口径等基本信息,将破损渗漏的位置一一标记;在民兵渠,发现一处排口污水量较大,但不能确定污水来源,他和同事采取从附近多处居民家中下水管道中放入乒乓球的方法,确定污水来自于财富金座小区……面对当初规划随意性大、施工标准参差不齐、图纸保存不完整、工作量特别大等现状,他们想方设法克服各种困难,完成了对宁乡城区1930公里地下管网管线(其中雨污水管道370公里)的首次全面清查。

  

    市政部门组建5支“党员突击先锋队”,对“四溪一渠”进行集中整治,对深埋地下的管道进行查堵点、清淤积、修破损等作业,经常需要人员下到数米深的污水井、钻进又黑又臭又狭窄的排污管道里。水政监察大队副大队长杜红强带领队伍,接连奋战20多天,每天起早摸黑步行10多个小时,“地毯式”排查“沩、乌、楚、靳”四江排口169处。他们将每一个排口的位置、设置单位、设置时间等进行详细记录,对排口水质进行现场检测,不达标的查明原因提出整治建议,并把所有信息录入台账,为入河排口整治工作的高效实施提供了充分依据。

  

    市畜牧水产局将全市29个乡镇(街道)划分为5个片区,由局班子成员带队,抽调局系统精干人员深入各乡镇(街道)。他们采取分片区包干负责的模式,冒着酷暑上门开展技术指导、政策宣讲、信息提供等工作,力促“3个月1005户畜禽规模养殖户全部退出”目标如期完成。

  

    7月3日至6日,白马桥街道机关干部彭响成连续4晚守在不同的养猪场里,做养殖户的思想工作,帮他们解决生猪销售等问题。该街道以片区为单位,按照“5名干部负责一户养殖户”的方式,日夜驻守现场进行督促帮扶,连续一周集中攻坚。至7月10日,该街道畜禽规模养殖腾退工作率先实现清零,其做法与成效在全市产生了很好的带动作用。

  

    “污水治理迫在眉睫,越往后治理难度越大。‘除臭剿劣’攻坚战为城区污水治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很明显,攻坚战一打响,污水治理便全面提速。”市规建局局长喻尚认为,与许多城市一样,由于受缺乏统筹规划、重地面建设轻地下建设等因素的制约,在城市快速扩展过程中,宁乡城区原有雨污管网已无法承载发展需要。污水排放和处理不到位,严重影响着不少居民的正常生活。

  

    “四溪一渠”(东沩溪、化龙溪、朝阳溪、正农溪和民兵渠)都直接流入沩江,是贯穿宁乡城区的5条主要水道,构成宁乡城区水系的主体骨架。因此,就宁乡城区和宁乡“母亲河”沩江而言,“四溪一渠”十分关键,成为“除臭剿劣”攻坚战的首选主阵地。“民生最大,这些都是焦点集中的项目,必须摆在最优先的位置来推进。”市城发集团副总经理陶泉告诉记者,在此次攻坚战中,该集团主要负责“四溪一渠”污水管网及入沩江排口、沙河及南苑片区污水管网、八家湾水库及引水入城、宁乡市污水处理厂扩容提质等项目建设,预计投资8亿多元。面对化债压力相当大的现状,在市长付旭明的亲自调度下,该集团数次和市发改、财政、规建等部门对接,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沩江支流白玉河全长11.8公里,污染严重,有12个主要入河排口,其中有5个排口的水质连续几个月为劣V类。就此,宁乡经开区、市水务局、市环保局、市畜牧水产局、市林业局、城郊街道、双江口镇等部门单位采取“分段负责、分项负责、相互协作”的方式,合力推进河道清淤、污水管网和截污坝建设、“改厕”、畜禽退养、水葫芦清理等工作,治污收到明显成效。

  

    6月20日,市环保局、畜牧水产局等14个部门单位与回龙铺镇政府联动,启动对该镇候旨亭社区污染源头集中整治。此次集中整治,腾退畜禽规模养殖户61户,关停废品回收店17家,清理重度污染水体3个,完成1所学校污水管网及油污处理设施建设。像这样,按照“乡镇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各执法部门共下达文书141份,立案69起,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6人,查封扣押涉水企业4家,立案查处无证小餐饮店23家、非法小作坊7家,查获非法垃圾运输车26辆、拆除非法采砂场19处。通过联合执法,直排乱排、非法采运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宁乡经开区回用水厂规划日处理污水5万吨,一期工程日处理污水2.5万吨,于9月7日正式动工。按照常规设计,计划投资近1亿元,建设工期180天。针对这个重要治污项目,宁乡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周辉亲自调度,优化设计,节省成本,提高效率。11月13日,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建设工期缩短110多天,节省投资5000多万元。

  

    与此同时,全市广大党员群众积极投身“除臭剿劣”工作,涌现了一桩又一桩的感人故事。攻坚战刚打响,市环保志愿者协会便迅速行动,配合相关部门对“四溪一渠”和沩江沿线的小区、学校、医院等245处排污口进行全面摸排。同时,组织环保志愿者下村入社区进小区开展“我是河小青”环保知识大课堂宣讲,组织开展“保护沩江水,共护母亲河”净滩行动,与各乡镇(街道)一起全力推进畜禽退养,主动做好巡查监管工作,获得了全市上下的高度赞誉。在坝塘镇保安村14组,村民邓建强主动把养鸡场拆除,并还原成一丘良田,收获晚稻谷1000多公斤。历经铺街道的20多名党员群众主动作为,用铁锹铲、用铁凿凿,连续奋战近两个月,完成2.6公里长的1号渠全线清淤,并从平水河引入活水,昔日臭水沟从此一渠清水入沩江。

  

  一江碧水

  蓄积生态发展红利

  

    家住城区泰成巷东10栋5号的杨祥福今年68岁,在东沩溪边生活已有19年。“以前到处能看到垃圾,岸边的排污管子破了没人管,溪里面流着粪污黑水,隔好远就能闻到一股馊臭味。”老人告诉记者,今年的治理使东沩溪完全变了样。如今,他每天都会沿着东沩溪走去东沩广场散步健身,走在溪边的感觉很舒服。

  

    “至9月底,一套临时性管网建成投入使用,‘四溪一渠’等处基本实现截污。随即,永久性管网建设按规划标准启动。”陶泉介绍,工程在严格程序的前提下采取EPC模式,实施设计施工采购总承包,项目建设以更高效率推进。从11月初开始,6个子项目采取分段施工方式新增作业面10个,现场施工人员达300多人,比之前增加了将近1倍,全力确保年底前竣工目标实现。如今,八家湾水库已开始蓄水,为引水入城提供充足水源。从这里引水入城后,特别是在旱季,宁乡城区“四溪一渠”的生态功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经过连续奋战,宁乡市的“除臭剿劣”攻坚战已取得广受点赞的阶段性战果。到目前,全市已腾退畜禽规模养殖户1005户,栏舍面积54万多平方米,年减排粪污14万多吨;“四溪一渠”完成清淤疏浚2.1万平方米,完成排口整治117个;完成雨污管网建设3500米,入沩江排口整治82个;城区三个污水处理厂的扩容提质正在进行之中。与此相对应的是,长沙市环境检测中心站反馈的检测数据显示,沩江断面水质连续3个月达到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全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菁华铺乡陈家桥村皂壳湾组村民黄栋宇将门前经过治理的池塘承包下来养鱼。通过招投标方式,以承包经营权换取建设资金,全村138口池塘共筹得资金数百万元。这些资金,由村上统筹安排,用于水利建设和生态后续治理。通过发动群众参与建设、管理,不断增强村民的环境管护意识,陈家桥村成为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点。该村党支部书记黄立平坦言,发展是大家努力的结果,更是治水成果的直接体现。

  

    “除臭剿劣”攻坚战带来的生态红利,有效推动着宁乡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到目前,全市已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13个,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备受好评。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4.63亿元,同比增长7.0%;固定资产投资672.52亿元,增长12.0%;财政收入增长16.5%,城乡居民收入增长9.0%,税收收入增长29.2%;六大优势产业链招商引进规模以上项目108个;旅游接待人数、旅游收入分别增长9.5%和13.8%。

  

    “除臭剿劣”攻坚战正持续深入推进。在宁乡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得到深刻诠释。蓄积越来越多的生态发展红利,沩江,这一江碧水深情承载着污染防治碧水攻坚的宁乡故事,入湘江,汇长江,永不停息地向东奔流。

    

    

  

  

  湖南水利二维码

    

相关阅读

宁乡沩江碧水绕城流(图)

765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