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天心区推行河长制工作纪实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8-08-07

  天心区地处长沙的南大门,因天心古阁而得名,素有“处处是文化,满眼皆历史”的美誉。长达32公里的湘江岸线天心段,沿江风光带具有滨江(湘江)、临洲(橘子洲)、望岳(岳麓山)的独特优势,是长沙“山水洲城”魅力的最佳展示区域。120平方公里的天心南部生态新城,山体植被保护良好,绿水环绕,空气清新、环境怡人,被评为全国生态示范区。

  “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璀璨天心又多了层含义——绿色天心”暮云街道副河长谢灿英谈到,自从自己担任河长以来,除了按要求展开巡河外,只要从河边经过,总忍不住要去河边转转,对乱扔垃圾、乱排污水等现象是坚决不能容忍,看着官桥湖撇洪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生态秀美画卷徐徐展开,心中很是充实。

  而这,仅仅是天心区推行河长制工作的一角。

“责”——压实责任 勇挑重担

  自中央、省、市作出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部署后,我区积极响应,迅速建立了以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为核心的区、街、村(社区)三级河长体系,明确了7位区领导担任区级河长,31位街道班子成员担任乡级河长,“一江四港”河道警长全部配备到位,全区40个涉水社区(村)全部明确了河(段)长。截至目前,区级河长巡河共52次、乡级河长巡河共420次、村级河长巡河共1007次。

  区委书记、第一总河长朱东铁在会上多次强调,要深刻认识推行河长制的重要性,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进一步提高河长制工作的政治站位,不折不扣的抓好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治”——一河一策 巧施妙方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先锋街道河长骆理说,“现在环境治理好了,基础设施完善了,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我们也有底气,不愁好企业不来。”

  河长制实行以前,港子河水质较差,存在异味。去年5月,天心区区长、总河长谢进亲自督查港子河黑臭水体治理工作,要求全区上下要严格按照中央环保督察组及省市相关要求,细化措施,把港子河风光带打造成长株潭商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还港子河一河清水,控源截污是关键。天心区请来专业物探公司,利用机器人等高科技设备找到105处污水错接点,逐一交办至相关街道、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等,将错接入雨水管道直排港子河的污水正确接入就近污水管;用吸臭棒清理河底多年沉积的淤泥,疏通河道;对沿岸涉水企业进行排查,责成企业达标排放;对沿岸无排污管网、无截污条件、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排的散户予以整改,加设“四格化”处理设备,避免对河水污染;拆除违法建筑850多平米,清理违规河滩种菜1800平米;安排保洁人员对辖区内的港子河河道、山塘、沟渠进行清理整治,每周不少于4次。

  经过一年的截污纳管、河道清淤、景观示范段建设、中水补水等综合治理后,现在的港子河清澈见底,周边风景宜人,环境的改善也正在不断释放生态红利。

  “现在的生态建设效果让我对南城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和憧憬。”骆理说。

“宣”——浓厚氛围 全民共治

  “愿以愚公移山应对河滩垃圾,愿孩子们能喝上更加干净的饮用水”志愿者“旗”巡河时说道,我们要以实际的行动,带头推行河长制,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护水行动中来。

  天心区积极探索全民治水新模式,搭建“官方河长+民间河长+志愿者河长”的模式,筹划了贯穿全年的“河长制促河长治 河小青护河长清”等系列活动,招募了400名“河小青”志愿者担任河长助手,加强河长制工作的“行动宣讲”。

  “军长、师长、旅长、团长、连长、排长,就是没听过河长,你来说说河长是干啥的?”天心区河长制工作动漫宣传片每天都在最繁华的街区利用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各级河长办还采取制作宣传栏、悬挂横幅、发放宣传手册、利用天心区河长制公众信息号、区公众信息网等多种宣传方式进行宣传,共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悬挂横幅600余条,制作宣传公示栏110余块,出动宣传车8台次,营造全面落实河长制的宣传氛围。

“点”——示范引领 打造特色

  “街道河段有亮点、小微水体有看点。”区级河长张建谈道,我们要以此次省、市两级开展河长制湖长制“示范县”“样板河”创建活动为契机,一手抓“示范街道”创建活动,一手抓官桥湖撇洪渠“样板河”建设,在全区范围内掀起河长制工作新高潮,争创以官桥湖撇洪渠为亮点的“示范区”。

  一名市民在天心区河长制公众号上留言道:看见我家旁边的示范河段,让我想起我的童年,那时的我整个夏天都在河里,那时的水清澈见底。

  “示范街道”、“样板河”、小微水体“示范点”的建设进一步推进了河长制工作,实现辖区内河湖水环境发生明显改观,河流水质得到显著提升,流域生态实现良性循环,初步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河湖管护目标和小微水体内无淤积、无垃圾、水清质好、岸堤整洁管护目标。

  “这不是面子工程,而是让部分河段、部分小微水体先行一步,让工作人员看到标准,让百姓见到我们的决心”张建这样说。

“新”——创新方式 掌上治水

  为提高河湖管理信息化水平,强化技术支撑,我区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进行河长制信息系统管理平台建设,开启“掌上治水”新时代。推广“河长制”APP,可以实现河长巡河、群众举报、问题交办督查、信息报道等工作在线办理,治河护河事半功倍。

  “以前巡河拎个垃圾袋,现在手里攥着手机,问题整改效率大大提高了。”南托街道河长冯学武打开“河长APP”,沿着湘江河岸进行仔细巡查,发现沿江村包爷庙附近河边有一处放牧现象后,第一时间拍照取证,通过“河长APP”交办问题,街道河长办收到app交办任务后,立即进行了处理。

  “河长制”APP上,每位河长的巡河痕迹一目了然,这让监督管理更为便捷,减少“懒政”“怠政”现象。“掌上治水”新模式使得每一位河长下沉到每一条河道,真正解决了河道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通过完善河长制信息系统平台设施建设,在一江四港建立检测点,优化断面布局,加快建成体系统一、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河湖监测网络,建立水质恶化倒查、污染来源追溯机制,促进河湖水质改善。

“考”——指标考核 倒逼落实

  “挥好考核指挥棒,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全区绩效考核,要用硬指标倒逼河长制各项工作落细落实。”副区长、区河委会主任洪孟春在绩效考核会上强调。

  “考什么,怎么考”就是考核细化量化关键,更是引导下级落实河长制工作的重点。将考核内容划分为4个方面、18个考核要点,重点突出工作实效,形成了《天心区河长制工作考核细则》,从而将河长制工作“软任务”变为“硬指标”,内容更具体,指向更清晰。同时,也把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考核与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与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有机结合起来,把考核结果作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倒逼责任落实。

  “有了考核细则,就有了工作的短期目标,就能够引导我们一步步扎实走向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终极目标”新开铺街道河长办工作人员龙欢欣这样说。

“思”——且行且思 砥砺前行

  能否用上清洁干净的水,是老百姓最基本的环境诉求,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实施“河长制”,就是把群众最关心的工作落实好。推行河长制工作已经一年,我们已经初见成效,这也让我们深入的思考起来。

  要聚焦重点,切实抓住推行河长制的关键处,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将河长制与污染防治、南部片区环境综合整治、防汛抗旱、产业发展结合起来。

  要强化责任,构建齐抓共管河长制的新格局,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狠抓责任落实,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强化督查考核,浓厚工作氛围。

  要强化宣传,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参与到河长制工作中,让人民群众理解、支持和监督。

  要强化措施,找准问题的根源,从严从快查处,针对性的解决问题,并做好“回头看”。

湖南水利二维码

相关阅读

长沙市天心区推行河长制工作纪实

7655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