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安县推深做实“河长制”守护湘江源头活水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4-01-12

东安县是湘江西源入湘第一县,紫水河是湘江西源一级支流,东安人民“母亲河”。自推行河长制以来,紫水河呈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景象,被评为湖南省“最美河湖”。

近年来,东安县牢记“守护一江碧水”的殷殷重托,强化源头担当,创新河湖管护模式,推深做实“河长制”,同心共护碧水清流,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良率100%,绿色生态名片熠熠生辉。

“做好履职加减法,以‘河长履职’促推河长制提档升级。”东安县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周和平介绍,东安着力做好河长制工作加减法,整合资源、减冗去量,不断提升河湖管护效能。

今年,该县深入实施“河长制+”模式,推行“基层河长+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统筹水生态、水环境、水资源,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处理、小微污水治理、村庄清洁行动,由单纯治河向全域治理发展,有效解决河库治理源头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同时,东安改变以人员全覆盖、所有县级领导都当河长的思路,反之以流域全覆盖、侧重行政执行的县委常委和县政府副县长任河长,县级河长从45名减少到15名,县人大、县政协、县纪委监委依法依规监督,实现减冗提质。

河湖美不美,关键在河长。今年,该县继续做实“培训考核比武”文章,开展定期“双述职”、定期全员培训、定期考核,并通过“摆擂比武”现场执法解决问题的形式,比拼基层河长的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和履职能力,高效处理突出问题21个。

深化河长制,重在抓“长”。该县运用大数据、物联网、智能AI分析、大坝监测、水质污染溯源等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手段智慧看水,打造以物联网感知和智能化平台为一体的“智慧河湖”监管平台,新建193处视频监控和水雨情自动测报设施、43处水库大坝自动安全监测设施,对接“智慧渔政”系统,开启云端护河,全天候全时段监测监控,提质长效监管,擦亮智慧天眼,实现河流“天上看、云端管、地上查、智慧治”,提升管护效能。

今年,该县落实抓“常”抓“长”,解决河湖“四乱”问题40余起、河湖保洁等其他问题1500余起、重大涉河涉水问题20余起。

截至目前,东安全域治理加速推进、提档升级,获评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县,入选中国天然氧吧;紫水国家湿地公园成为湘江上游最具生态优势的国家湿地公园示范点和生态旅游胜地。






相关阅读

东安县推深做实“河长制”守护湘江源头活水

326249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