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基层河长担当,守护一方河湖安澜—— 观《江河奔腾看中国》系列纪录片有感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2-10-14


江河浩荡,奔腾向前。《江河奔腾看中国》展示了江河奔腾、川流不息的壮美画卷,以江河之美彰显了祖国之美,以江河之兴折射出国家之兴,让人心潮澎湃。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一条“母亲河”。溆浦因“溆水河”而得名,368条河流交错纵横,汇集在县城,向西奔流进入沅江,滋润着溆浦大地,哺育着百万儿女。作为县级河长,我们必须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强化基层河长的责任担当,切实涵养一江碧水到洞庭。


水是生命之本,要守护一方安澜,扛牢“管水”的政治责任。水是万物之母,是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基础。全面推行河长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构建人与自然共同生命体的重大工作举措。我们必须提高站位,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高度,坚决扛牢“守护一方绿水、造福一方百姓”的政治责任。近年来,溆浦大力推行河长制,建立了覆盖全县河湖的“三长两员”工作机制(“河长+警长+检察长”“乡镇办事员+河湖保洁员”),形成了县、乡、村三级638名河长倾力履职、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河长制”工作连续2年获得湖南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连续5年获评全市先进。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持续落实好国家、省、市关于“河长制”的工作要求,夯实“管水”责任,提升“管水”质效,始终做到守水有责、管水担责、护水尽责。


水是生态之基,要聚焦保护修复,强化“治水”的工作举措。生态环境好不好、优不优,水是关键、是基础。近年来,溆浦坚持“水岸同治”,深入开展水域岸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对沅水溆浦段排污口逐一建档立卡,动态监测,清理河道两岸垃圾1200余吨;实施25个乡镇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科学铺设污水管网;稳步推进小水电整治,拆除水电站5座,整改122座;强力推进禁捕退捕,开展专项执法588次,渔民全部退捕上岸;整治水域岸线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117个,城区黑臭水体实现100%消除;全县7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于Ⅱ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达标率100%。我们将以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聚力水安全保障、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等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河长作用,持续强化日常巡查,强化监管执法,深化专项整治,严厉打击“涉水”违法行为,推动水源地管护更加严格、水污染得到全面遏制、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生态得到显著修复。同时,以创新制作的《河长巡河民谣》《守护我的河》《护河童谣》等歌谣为载体,依托新老媒体广泛开展宣传发动,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参与河湖保护的积极性。


水是发展之要,要推进集约利用,提升“兴水”的能力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溆浦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县城沿河而建,群众沿河而居,良田沿河而布;思蒙国家湿地公园、穿岩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依山傍水,让人流连忘返。我们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按照“取之有度、用之有节、排之有法”原则,推进水资源集约利用,加快形成兼顾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规划布局、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特别是面对今年61年不遇的历史罕见旱情,我们将立足“防长旱、抗大旱、救大灾”,科学调水引水保水补水,把保障群众饮水安全放在首位,突出保障农业生产用水需要,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努力把旱情对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水是文化之源,要发展文旅产业,彰显“溆水”的人文内涵。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溆浦历史悠久,2300多年前,爱国诗人屈原在溆浦求索生活9年之久,在溆水河上写下《离骚》《九歌》《涉江》等楚辞名篇,尤以“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闻名遐迩。每逢大端午,溆浦大江口镇沅水河中龙舟竞速,顿旗山下万众齐欢,比过春节还要热闹几分。溆浦还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溆水”的四条支流如同一个“文”字汇集在县城,向西流入沅江。沈从文先生曾经说过,“溆浦是湘西文化水准最高的地方。”我们将依托溆浦的丰厚的“水文化”“水资源”,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着力打造“楚风之城”,在城市建设、景区建设中充分彰显“溆水”的人文内涵、历史底蕴。以沅江和溆水支流为脉络,贯通“山背—北斗溪—穿岩山—思蒙”黄金旅游通道,做强做优“锦绣潇湘·神韵雪峰”旅游板块,力争将穿岩山打造成5A景区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将思蒙打造成4A景区。





相关阅读

强化基层河长担当,守护一方河湖安澜—— 观《江河奔腾看中国》系列纪录片有感

2905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