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师 传承罗帅精神—衡东县多措并举 守护幸福河湖(图)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2-09-26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中,治水一直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古有大禹、李冰,今有千千万万“河长”。他们以水为魂,在不断的治水实践中将水文化精神发扬光大,他们从与自然水灾害作斗争中出发,踏上了保护河湖的征程,为实现人水和谐而不懈努力。
衡东县是罗荣桓元帅的故乡,境内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共有大小河流73条,湘江、洣水、永乐江是其中的三条主要河流。衡东,有着一支314名县、乡、村三级“河长”队伍,他们各司其职,从抓整治、促修复、强宣传等方面着手,共同守护着全县每一条河流。
洣水,是衡东人民的“母亲河”,素有“小漓江”的美誉,流经草市、高湖、杨林、甘溪、吴集、洣水、霞流、新塘8个乡镇,至新塘镇洣河桥村汇入湘江,县境内全长72.5公里,2017年被列为国家湿地公园。洣水水质清澈,生态环境优美,两岸群峰簇拥,风光旖旎。蜿蜒曲折的洣水,流淌着红色文化,在衡东大地绕城而过,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罗帅后人。洣水衡东段先后递级开发了望日岩、荣桓、甘溪、洋塘、四座拦河水电站,年发电量1.95亿度,灌溉农田13万亩,供应灌溉用水1.1亿立方米,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指示精神,衡东县水利局坚持从自身做起,从抓好河道保洁工作入手,紧盯河道保洁重点水域,多措并举,致力于守护好“母亲河”一江碧水,让绿水青山变成人民群众的幸福靠山。
强化队伍建设。该县河道保洁工作起步早,2014年,河道保洁工作就进入了工作日程,县水利局制定了河道保洁工作管理办法并将其落实落细。自2017年开展河长制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细化举措,将河道保洁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抓。县水利局率先垂范,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河道保洁工作领导小组,4个拦河水电站也分别成立了以站长为组长的河道保洁领导小组、组建了4支共75人的河道保洁队伍、并设立专门的河道保洁工作办公室,全面落实各站河道保洁工作任务。
强化资金保障。水利局党委积极主动向县委县政府领导进行工作汇报,县委县政府对河道保洁工作高度重视,于2018年投入专项资金210万元为4个拦河水电站配置了漂浮物专业打捞船只,解决了打捞效率低下、工作劳动强度大、打捞作业人员安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4个水电站每年投入近400万元开展打捞作业,同时,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洣水河道保洁工作,有效缓解了各水电站经费不足的困难,为衡东“母亲河”的水清岸绿提供了坚实保障。
强化工作举措。为确保工作实效,衡东县水利局采取了一系列的工作举措。出台了《衡东县河道保洁工作实施意见》、《衡东县水电站、中型水库河道保洁工作考核办法》等相关制度,明确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保洁要求、奖惩办法;县河长办负责河道保洁工作的日常监管,严格督查考核,实行“一月一巡查,一季一考核”。并将考核通报结果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工作中,与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的个人年度考核挂钩,严格奖惩。为压实河道保洁责任,每年初各下属单位与局党委签订了《河道保洁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各拦河水电站河道保洁队伍稳定,保洁制度、方案完善,措施得力,有效提高了河道保洁工作的积极性。
强化保洁成效。由于该县河道保洁工作实施早,队伍全,投入大,近年来,河道保洁工作成效逐步突显。河道保洁工作人员不惧酷暑严寒,常年坚持在漂浮垃圾打捞第一线,用汗水浇灌河道保洁成果之花。据统计,4个拦河水电站年均打捞船作业1000余次,打捞漂浮垃圾12000余吨,确保了漂浮垃圾不下泄。经过层层打捞,洣水衡东段漂浮垃圾逐年减少,河面干净整洁,水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常年保持在国家二类水质标准以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蓝喉蜂虎频现衡东洣水水域。鸳鸯成群,白鹭翩飞,候鸟常回,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逐年提高。2017年、2018年该县获评市河长制工作“先进县”,2018年洣水衡东段被湖南省河长制工作委员会评为“湖南省美丽河湖”,甘溪水电站保洁队长廖俊辉同志2020年与2021年分别获得市、省级“最美河湖卫士”荣誉。
坚忍不拔的罗帅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衡东水利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汗水诠释责任与担当;他们以水为师,不断丰富治水内涵;他们不断实践,用科学、智慧、勇气与毅力,弘扬衡东水文化,擦亮衡东底色,让元帅故里的河流处处绽放出青春的活力。
洣水衡东段
垃圾清运船正在清理河道垃圾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天鹅频现衡东洣水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