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渌水“六大行动”在提速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1-05-27
悠悠渌水,蜿蜒西流,发源于江西杨岐山,流经醴陵市、渌口区,投入湘江怀抱。
目前,渌水是我省创建的省级样板河,也是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流域综合治理典范。去年以来,株洲市大力开展“六大行动”,渌水水质从III类提升至II类。
今年,株洲市提出要巩固提升II类水成果,“六大行动”继续加快推进,社会各界对此高度关注。各大行动进展如何?记者分别专访了醴陵市副市长、河长办主任钟国建,渌口区河长办常务副主任孙志恒一一进行解答。
聚焦点入河排污口整治行动
目前,醴陵市渌江水系综合治理PPP项目正加快推进,经开区工业污水处理厂建设正积极推进。完成横店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完善B区部分企业污水的收集处理和东富园区的污水管网建设,确保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同时规范农业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面源污染和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按照“一园一策”的要求,今年2月,对南洲新区管网进行管道检测;4月,园区对南洲新区涉水企业进行了现场督察,对发现问题的涉水企业下发了整改通知书,产业公司根据施工图纸正在抓紧进行施工,目前已完成管网整改工作量的80%左右,预计6月底可全部整改完毕。
聚焦点城乡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行动
截至目前,城区已建成雨水与污水管网(含合流管网)307.13公里,排放标准提质到一级A标准。今年一季度,城市生活污水处理量356.78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95.2%。二圣河、西岸河、东岸河和西山渠等4个治理项目投资1.46亿元,将清淤50000余立方米,建设河道主截污干管道4570米。18座污水处理设施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31277.58万元。启动了11个村农村生活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安装完成42个点位的主体设施。农村家庭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程全面完成,完成21500户农村改厕任务,完成率100%。14座垃圾转运站完成主体建设,目前正在养护,城区大型站目前正在进行挡土墙施工中。
渌口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目前正在准备PPP项目的招标工作。农村家庭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工程中,农业农村局已印发《株洲市渌口区2021年农村改厕实施方案》,将任务分解到镇,镇村在宣传发动,进一步落实改厕对象到户,正在公开招标采购化粪池产品。生态环境分局确定了渌口镇沿渌水沿线的两个村为全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重点任务村。截至4月,完成渌口镇和南洲镇沿河区域分类垃圾亭建设5处。
聚焦点农业面源污染整治和“清四乱”巩固提升行动
三年内完成全市336艘涉渔“三无”船舶的拆解清退,清退整治石亭等4个乡镇(街道)的20家网箱,清退面积2万多平方米。完成渌水沿岸规模畜禽养殖场治理工程,渌水流域规模养殖场粪污染治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资源化利用率达95.17%。全面部署养殖污染治理配套设施达标2021清零行动,各镇村养殖户按照“一控两分三防”污染防护措施全面实行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攻坚行动。与此同时,我们排查整治“四乱”问题15处,整改销号率100%。
由农业农村局牵头负责渌水流域分别完成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1.2万亩、绿色防控0.5万亩、推广高效农药1.34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2.41万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38%。“清四乱”巩固提升行动中,我们是由水利局负责牵头负责第三方保洁公司的招投标,2020年的保洁服务于今年7月到期,水利局正在组织新一轮的保洁服务招标,确保干流沿线河道河岸无垃圾堆、水面无漂浮废弃物。
聚焦点堤防岸线、河道整治和防洪堤防达标提质建设行动
非法采砂整治工程,完成渌水河道采砂规划和批复,5个采砂许可证已全部办理。推进河道保洁常态化,渌水沿线设置4艘全自动打捞船,2艘半自动打捞船,全年打捞量约1600吨。完成渌水及大江口河等14条,流域面积50-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划界成果拼图;完成渌水岸线保护与利用规划编制和技术审查。醴陵市西塘坪保护圈治理工程已经完工;枫树山保护圈治理工程完成形象进度75%。
湘江流域(渌口区段)东岸片区开发项目,完成道路与水利初步设计,出相关的技术施工图纸,目前正在准备送财政部门评审。开展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完成渌水河流管理范围划定工作,严格分区管理和用途管制。开展渌水流域河湖划界标识标牌,编制完成河道划界报告工作,开展现场调查,目前正在进行方案制订。松西子保护圈项目、横江保护圈项目、票沙井保护圈项目,共计完成堤防加高加固5.33千米,截至4月底,工程进度均达到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