澧县:美丽河湖——澧水河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9-09-24

我家乡的澧水河,她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流经湘鄂两省,传统以北源为干流起始点,自北源桑植杉木界至常德澧县小渡口入洞庭湖,全长388公里;2013年左右,以中源桑植杉木界为干流起始点,至常德澧县小渡口入洞庭湖。是一条干流全长407公里,澧县境内长32公里。她的名字因澧水上游"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而得名,又因屈原"沅芷澧兰"诗名曰兰江。分为上游、中游、下游、尾闾。在位于彭山附近,1976年动工兴建澧水最末一级的艳洲电站,是澧水梯级开发的最末一级。枢纽工程由发电厂、船闸、拦河大坝、公路桥等组成。具有发电、交通、灌溉、航运等综合效益。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生态文明,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按照治理要求,推行“河长制”,一是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立了农村人居环境指挥部,安排专人负责,每月按考核细则认真暗访督查。完善流域内污水处理,因地制宜推进周边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督促完善污水处理设施长效管护机制,发挥效益;加强流域内垃圾治理。大力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全面清理河道两岸的生活垃圾等废弃物,及时清理水面漂浮物,保证河道两岸及水面环境清洁。二是加快流域生态系统的修复。加快澧水河道疏浚及两岸绿化,规范河道采砂管理,禁止随意采砂、乱堆砂现象;加强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管理,加大生态脆落区道路两侧的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作,保护流域水质,减少水土流失。三是推进绿色屏障工程建设。通过绿化造林、优化林结构,提高水涵养能力,严格实施“现柴改燃”“禁柴烤烟”措施。四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禁止沿河两岸区域畜禽养殖;严格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量,引导农民使用生物素农药或高效、低毒等农药,切实降低农药对土壤和水质的影响。水环境的综合治理,有效推进了澧水流域水质主要指标持续向好。已由原来的垃圾泛滥,污水横流的现象变成了河水清澈可见,青山倒映在水中,鸟儿在水面上欢快的滑翔。流域内水质、水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实现了流域内“水清、河畅、岸绿、生态”的目标。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保障,是促进人水和谐、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河流是水生态文明的重要要素,也是最具“乡愁”特征的文化符号。“家乡河”的变化,易于人们感知,是人们对生态发展、社会变迁最直接、最亲密的感受。让我们继续保持澧水河流域环境治理,让高质量的城市水系成为老百姓休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赖以生存的家乡越变越美。








湖南水利二维码

相关阅读

澧县:美丽河湖——澧水河

1040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