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孝忠厅长关于怀化市水电开发情况的调查报告(图)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0-12-09
王孝忠厅长关于怀化市水电开发情况的调查报告(图)
王厅长(右)在怀化调研水电开发情况
最近,我和厅里几个同志到怀化市考察水电工作,实地察看了鱼梁湾、洪江、牌楼、长泥坪、蟒塘溪、七里桥、鱼市、大伏潭等水电站。通过考察,对怀化市地方电力的发展印象颇深。总的感觉是怀化地方电力建设规模不小、发展潜力很大、社会贡献突出,在水电发展中取得了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丰富的水能资源
怀化位于云贵高原东麓,沅水中上游,境内海拔落差1890米,多年平均降雨量1400毫米,平均径流总量207.1亿立方米。境内有大小河流2716条,其中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沅水一级支流有渠水等6条, 全市大小河流总长17704公里,河流密度为0.64公里/平方公里。水量充沛,河床陡峭,“山高、溪多、水急”的自然地貌,赋予怀化得天独厚的水能资源,使其成为全国十大水电基地──湘西水电基地的主体。怀化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99万千瓦,占全省近1/3;其中沅水水系理论蕴藏量488万千瓦,占怀化水能资源蕴藏量的97.9%;资水、珠江水系仅占2.1%。
作为我省四大水系之一的沅水,干流在怀化市境内长达447公里,沅水的上游大部分和中游全部均在怀化市境内,流域面积达26803平方公里,占沅水总流域面积的30.11%,年径流量总量为688.5亿立方米,地理落差大,使得水源和水能资源极为丰富。沅水干流规划电站有托口、江市、洪江、安江、铜湾、清水塘、大洑潭、渔潭、五强溪9级,可开发电量285万千瓦,占怀化市水能资源总量的68%。其中已建五强溪、洪江,装机142.5万千瓦;在建电站有托口(即规划中的托口、江市两级)、铜湾、清水塘、大洑潭,装机132.2万千瓦。
沅水主要的一级支流有渠水、舞水、辰水、巫水、溆水、酉水,可开发电量108万千瓦,占全市可开发量的26%。各支流规划与开发利用情况分别为:
●渠水:发源于贵州黎平县,流经通道、靖州、会同、洪江,在洪江市托口镇汇入沅水。全长285公里,流域总面积6772平方公里。境内规划主要电站18处,总装机13万千瓦,其中已建电站有晒口、张黄、水酿塘、马鞍洞、蓑衣塘、广坪、朗江、螺丝塘等,共装机8.6万千瓦;在建电站有高涌洞、贯宝渡2处1.2万千瓦;待建电站主要有石门、大湾、长塘、江口、白石滩、沙堆等,共装机4.4万千瓦。
●舞水:发源于贵州壅安县,流经新晃、芷江、鹤城、中方,在洪江市黔城汇入沅水,流域面积10344平方公里,干流长224公里。规划主要电站13处,总装机22.4万千瓦。建成的主要电站有:鱼市、狮子岩、春阳滩、蟒塘溪、红岩、三角滩等,共装机14万千瓦,年发电量5.6亿度;在建电站有七里桥、长泥坪、牌楼,总装机5.24万千瓦;待建电站主要有杉木塘、网塘、陈家井等,共装机3.16万千瓦。
●巫水:发源于城步,流经会同、洪江,在洪江区汇入沅水,流域面积4205平方公里,干流总长244公里。境内规划主要电站4处,总装机6.1万千瓦。已建成电站有长田、古仙洞,共装机0.7万千瓦;在建电站主要有若水、渔梁湾等。
●溆水:发源于溆浦县龙潭镇,经溆浦县城,至大江口镇流入沅水,全长143公里,流域面积3290平方公里。规划主要电站21处,总装机11万千瓦,已建成电站有银珍、深子湖、金家洞、吊岩洞、岩鹰、中联、岩屋口、洞坪等,共装机3.5万千瓦。在建电站有白竹坡、九溪江、中林,装机1.32万千瓦;待建电站主要有山阳、高明溪等,共装机6.2万千瓦。
溆水河上游的龙潭小流域形成了以刘家坪电站为龙头的小水电基地,规划主要电站16处,总装机11.4万千瓦,已建电站主要有刘家坪、林果、鱼米滩、新桥二级、芹江、步鳌、金桥、阳桥、梁家洞等,共装机6万千瓦。待建电站主要有梁家洞二级、岩头等,共装机4.4万千瓦。
●辰水:源出贵州梵净山,流经麻阳、辰溪,在辰溪县城汇入沅水,流域面积7536平方公里,干流长145公里。境内规划主要电站8处,总装机10万千瓦。已建主要电站有:锦和、马颈坳、黄土溪等共2.8万千瓦。在建电站有铜信溪、龙洞潭、舒家村、江口、锦江等,总装机6万千瓦;待建电站主要有高村、江坪、晓滩等,共装机2.7万千瓦。
●酉水:源自湖北沙坪县,流经湖北、四川、湘西自治州后进入沅陵县汇入沅水,流域面积18530平方公里,干流长477公里。境内规划主要电站有高滩、凤滩等,总装机85.7万千瓦。
●八面山基地:洪江市八面山一带有沅水一级支流公溪河、母溪河及深渡江3条小流域,规划主要电站10处,总装机6.5万千瓦,已建主要电站有:黄狮洞、雷家寨、鱼双溪、银光、景冲、玉龙岩、下坪江等,共装机4.2万千瓦。待建电站主要有中坪江、上坪、寨头等,共装机2.3万千瓦。
怀化市流域规划可开发电站总装机415万千瓦,年发电量189亿千瓦时。其中5万千瓦以下小水电2154处,装机78万千瓦;5万千瓦以上大中型电站13处,装机337万千瓦。目前已建成中小水电站406座,装机容量280万千瓦,2005全市小水电完成发电量19.2亿千瓦时。怀化市地方电力总资产达20亿元,年税收过亿元,水电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一大支柱产业。
二、宝贵的开发经验
怀化七十年代开始大办小水电、建设县电网,八十年代初建立市级电网,从1983年第一批农村电气化县建设起,经历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与实践摸索,全市水电建设步入了“快车道”,并取得宝贵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是:
1、领导重视,部门支持。怀化市水电的发展,离不开历界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在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怀化水电经历了“自办创业、竞争发展、组建集团实现跨越”的发展历程。长期以来,怀化地方政府坚持把发展水电作为基础产业来抓。他们抓住了国务院部署的三批农村电气化建设的机遇,利用本地丰富的水能资源,建成了一大批中小水电站,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市级电网。全市有洪江市10个县市(区)达到全国初级化标准,属全国、全省初级电气化达标最多的地市。
2、政府引导,政策扶持。怀化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水电资源开发的决定》,为电气化建设及新一轮水电开发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为地方电力发展创造了较大的空间。各县也纷纷出台符合本县实际的小水电发展政策。为营建良好的开发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小水电开发,溆浦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小水电开发领导小组,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小水电建设的若干规定》,对水电开发企业实行土地划拨、税费减免等各方面优惠。为鼓励各方面兴办水电企业的积极性,政府作出了享受电力企业同等待遇、免征个人所得税等政策措施,使小水电开发呈现出竞相发展、有序推进的良好局面。湘西大开发,怀化主要是发展水电产业。
3、充分准备,规划支撑。规划是开发的前提。怀化市及各县政府十分重视规划前期工作,在大规模进行电气化建设的时期即完成了沅水水电开发规划,建立了电气化建设工程项目库。新一轮水电开发中,又准备了大批项目,已完成了可研、初设的项目有50个。溆浦县根据县内水能资源丰富集中、水流落差大的特点,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全县小水电总体开发的思路,在具体工作中,始终坚持梯级开发的原则,严格遵守小流域规划。龙潭是溆水的发源地,境内蕴藏水能资源多达10.3万千瓦。他们以刘家坪水电站为龙头,先后在该区域内建成了步鳌、新桥二级、芹江、渔米滩等大小电站14座,装机4.3万千瓦,成为该县小流域梯级开发程度最大的小水电基地。
4、吸纳民资,多元投入。水电开发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必须依靠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合力开发。他们打破过去单纯靠政府投资、政府经营的开发模式,努力创造条件,拓宽发展之路,凝聚水电开发合力,引导和鼓励外商、企业和个人投资开发,以股份合作为主要形式,广纳社会民间资金兴办水电。近几年来,怀化抢占湘西大开发以及电力需求不断扩大的有利时机,按照“政策水利、经营水利、民营水利、外资水利”的发展思路,多途径、多渠道地进行水电开发,尤其是在加快湘西开发的政策中,充分利用西部开发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多方办电的积极性,水电事业迅速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芷江春阳滩进行多元办电,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早的股份制电站。90年代又有溆浦中联股份电站建成。近年来,溆浦县更是将一批风险小、回报率高的水电开发项目招商,吸引省外、县外资金投入开发,先后从北京、香港、澳门、长沙等地引入资金4500多万元,相继兴建了渔米滩、岩屋口、新桥二级、步鳌、银珍、山门潭、吊岩洞等8座股份制电站,共新增装机3.3万千瓦,占全县总装机容量的46%。
电站建设具有风险小、回报稳定、管理简单等特点,同时还是民间比较理想的投资项目。溆浦、芷江、新晃等县因势利导,积极引导民间资金投入小水电建设,鼓励个人投资开发,支持招工带资入股开发,允许村民以土地使用权、林木和劳务折资入股开发,调动了全县民营办电的积极性。
5、优化环境,搞好服务。在新一轮水电建设的发展中,怀化地方政府做到既不越权干预水电企业的内部事务,又认真履行政府的自身职能,大力整治和规范水电开发的外部环境。在新办水电企业的审批上,推行了“一个窗口报到、一并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办事制度。新办水电企业一律由县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一把手挂帅、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土地征用、移民拆迁等各种矛盾和问题。为了切实维护水电企业的合法权益,规定各有关部门未经县政府批准,不得随意到水电企业检查、收费或摊派。对阻挠、破坏水电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的行为,政法部门依法查处。
6、发展水电,成效显著。通过几年的艰辛努力,水电位居怀化市五大支柱产业之首,成为成为市、县两级的重要财源之一,在显现强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显著。溆浦县地方电力每年提供县本级税收1600万元,该县人大一位负责人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小水电,溆浦的干部就有一个季度发不出工资,更谈不上政府正常运转”。地方电力为鹤城财政支柱之首,年创税收2050万元,给鹤城经济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新晃、靖州、麻阳、芷江等县地方电力提供给财政的税收也都在800万元以上。
三、值得研究的几个问题
怀化水电建设成效显著,但考察中反映出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水电开发难点在解决库区移民和淹没问题。地方政府和库区移民为国家能源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如何保障地方与群众利益,是水电建设的重要课题。
1、税收分配问题。地方政府要求在当地境内开发水能资源的水电企业,上交税金应部分留给地方政府。怀化市已开发电源总装机228万千瓦,电站完成年税收2.17亿元。其中属中央、省投资开发的电源182.5万千瓦,占已开发资源的80%,但上缴地方税收仅占18%;而属地方投资开发电源46万千瓦,却上缴地方税收占82%。因而开发商在一个地方开发水能资源,注册地在当地,按照投资构成分税的要求是合理合法的。在确保地方政府税收的同时,还应安排好足够的移民资金和后续开发资金,不因移民带来新的社会矛盾。
2、电量分配问题。从理论上而言,国家电力实行“厂网分开”后,作为电力资源的“厂”己经不属于某个电网企业来支配,而应由政府经济综合部门公平配置给不同的电网企业。广大山区利用水能优势自办小水电,形成了地方电网,理应同国家电网企业一样,公平地享受社会公共的电力资源。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电力资源得不到公平分配。政府经济综合部门和国家电网公司在电力电量指标分配、趸售电价等方面,显现出网内网外不平等对待。这样做的结果,地方自己办了电的地方还不如不办电的地方。
3、水资源有偿使用问题。水能资源是大自然赋予贫困山区的“液体黄金”,水能资源应视同“矿产资源”,按流域规划有序竞争开发。国家在放开水能资源市场化开发后,考虑到西部地区落后的现实,建议允许地方政府在水能资源开发中以“水能资源”入股,实现资源变为资本以滚动开发水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