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山灌区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1-01-18



伟人故里,大美湘潭。韶山灌区工程位于一代伟人毛泽东、刘少奇、彭德怀故里,于1965年7月1日动工兴建,华国锋同志担任工程建设指挥长,10万建设大军仅用10个月时间实现了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建成、当年受益,创造了世界水利建设史上的奇迹,赢得了“北有红旗渠,南有韶山灌区”的美誉。1966年国务院批准将韶山灌区工程列为对外开放单位至今,已有90多个国家的水利专家来灌区考察,受到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的高度赞誉,其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被公认为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韶山灌区是一个以灌溉为主,兼具防洪排涝、发电、工矿城镇供水、航运、养殖等功能的大型引水工程,灌区工程由水库枢纽-水府庙水库、引水枢纽-洋潭水库和渠道工程三部分组成,有干渠5条,长186km;支渠401条,长1186km;斗渠及以下渠系长8730km。干渠上有渡槽26座、隧洞10个、闸堰60处、小型建筑物4050处。灌溉湘潭、长沙、娄底3市7个县(市、区)的100万亩农田,是湖南省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


韶山灌区工程是水利科技和建筑艺术完美结合的典范,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和教育价值。很多大型建筑物气势磅礴,设计精巧,其建筑施工工艺创造了当时多项全国乃至世界第一,是水情教育的知名基地。武汉水利水电学院在灌区设有专门教育实习基地,每学期都会组织学生来灌区现场教学。基地还开办了各种类型的培训班、正规班,为全国水利建设人才和管理干部的培养做出了贡献。为进一步发挥灌区水资源的综合效益,在华国锋同志的建议下,韶山灌区先后兴建了洙津和洋潭两电站。通过近年来增效扩容,实现了管理现代化,先后成为了全国水利局长培训基地、湖南省水利水电实训基地、湘潭市青少年、中小学实践教学基地等。


灌区自建成以来,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水情教育活动,有效发挥了韶山灌区的教育功能。采取实物(即灌区干渠以及大坝工程、电站等)+陈列馆+户外活动综合性方式进行广泛的水情教育活动。韶山灌区陈列馆分为两个展区,由多种模型、沙盘、数字模拟等设备组成,通过综合运用图片、展板、雕塑、实景沙盘模型和影音视频等手段让人直观感受灌区工程的概况,充分了解灌区其中蕴含的深刻历史文化、技术力量与功能作用。


近年来,韶山灌区在推进水情教育方面,积极打造教育平台,各项工作正在扎实稳步推进。一是韶山灌区三湘分流作为以水情教育、水利科普、水文化等为重点的全国第一个特色水利小镇,目前已纳入湘潭市人民政府重点建设项目,控制性规划已经编制,设计面积4.78平方公里,三湘分流作为核心区面积为2平方公里,为未来水情教育打造更好的平台。二是韶山灌区特色志已编纂成稿,即将面向全国发行推广,其中水利工程与水情教育将成为韶山灌区对外宣传的重要版块,予以重点宣传推介。三是争取上级重视与支持,积极打造更高、更广层面的教育宣传推广平台。通过大力宣传和协调,湖南省党史馆已开设专馆全力宣传韶山灌区,年参观人数达40余万人,更为有力地推介和宣传了韶山灌区红色经典和工程特色,水情教育宣传功能更为强大和全面。四是韶山灌区水情教育始终突出四大元素:工程实景元素,提供水情教育实地观摩考察和宣传;科技应用元素,以注重科技创新、推陈出新的现实应用并具教育推广意义;青少年教育元素,专门面向青少年推介符合其身心特点的红色教育和科普教育,教育主题鲜明,更具针对性;现代化发展元素,水情教育紧密结合党和国家水利政策、五大新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现代化灌区建设,让水情教育永褒生机和活力,与时俱进。


放眼科技,放飞未来。韶山灌区不仅是水利建设的伟大工程,更是水情教育展示的基地。我们更多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以一流的服务,创新的思路,普及水利知识,倡导水情教育,传播水利思想,弘扬水利精神,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水利文化,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努力打造独具水利特色,备受欢迎的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相关阅读

韶山灌区

1187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