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兴市全面推进禁捕退捕工作纪实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1-12-14

境内不仅有湖面面积160平方公里、蓄水量81.2亿立方米的东江湖,还有河长5000米以上的河流67条、5000米以下的河流369条……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优良的水资源,为资兴市渔业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带富了一方百姓。


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后,资兴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基调,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全力推进天然水域禁捕退捕和产业转型,实现了“禁得住、退得出、稳得住”的既定目标。


打好“主动仗”应退尽退


初冬时节,冬日暖阳照射在东江湖上,成群的野鸭欢快地觅食。昔日渔舟穿梭、撒网捕鱼的景象已杳无踪影。


然而,如今游客云集的东江湖,在上个世纪90年代,曾出现了“万口网箱下东江”的壮丽景象。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箱养鱼、大库捕捞铺就了东江库区群众的发家致富路,禁捕退捕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如何让“禁渔令”落地有声?资兴市主动扛牢政治责任,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的资兴市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资兴市重点水域禁捕退捕工作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和专项实施方案。建立市、乡、村三级责任体系,构建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各乡镇将清船清网劝钓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全面推进东江湖水域禁捕退捕工作。


该市在东江库区渔民集中点和群众聚集地、重点码头设立禁捕退捕宣传标识,并出动宣传船艇沿湖播放《禁渔通告》,还充分利用电视、“村村响”等渠道,让长江流域禁捕退捕的重大决策部署深入人心。同时,该市充分发挥镇(街)级网格责任人、渔政协查员等群体作用,入户上船、登门拜访,做好政策解释和情绪安抚工作,引导渔民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形成了人人支持禁捕退捕的浓厚氛围。


有了水资源保护工作基础,再通过全方位宣传,资兴的禁捕退捕工作得到了渔民们的广泛支持。今年57岁的退捕渔民李满进,不仅自己主动上交了渔船、渔具,还第一时间加入了资兴市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劝说周边的村民禁捕退捕,共同保护东江湖。


该市对禁捕退捕区域划分、补偿政策、捕捞权证、渔船网具回收以及奖补资金拨付标准和程序作出了规范性要求,全面依法处置“船、证、网”。严格按照“一调查、二评议、三审核、四公开”的程序,确保应退尽退、不留隐患。


该市还实施了两轮网箱退水上岸集中攻坚行动,开展了清船、清网、清江、清库禁捕退捕“四清四无”专项行动。截至2020年12月,东江湖42万余平方米养殖网箱全部退水上岸,641户兼业渔民全部退出捕捞,7.4万公斤网具、594艘捕捞渔船全部回收并公开处置。


亮出“组合拳”应禁必禁


“资兴的天然水域面积广、河湖岸线长,给渔政管理带来不小的困难。虽然渔船上岸拆解、渔民转行,但还是有少数人受利益的驱动非法捕捞。”资兴市农业农村局渔政执法队队长黎剑辉说,如不拿出“硬招”做好后续管理,之前的努力很可能付之东流。


为此,资兴市在常态化监管上下功夫。该市建立健全了多部门、跨区域常态化联合执法机制,统筹整合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生态资源、交通及相关乡镇参与的执法力量,在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开展日常巡查、专项巡查、联合执法等禁捕退捕专项整治行动。建设了规范化的办公场所,维修维护好了执法船艇,还为东江湖流域的乡镇配备了专职执法车辆、无人机、执法记录仪、执法箱等执法装备。


除了联合执法,该市还建立了禁捕水域网格化管理体系。建立县、镇、村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将东江湖水域面积划分成39个网格细化管理。每个网格配备网格责任人、渔政协查员,对发现的“三无”船舶、违禁渔具、非法捕捞、违规垂钓等及时报告或处置,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向上级网格单元或相关部门(单位)报告。


“我们还投入486万元,在郴州率先建成‘一张网、一张图、一平台’的智慧渔政系统,实现对禁捕水域的全天候实时监管,并以‘零容忍’态度打击非法捕捞。”资兴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赛红介绍说,通过重拳打击,查处的违规案件数逐年下降,典型“电毒炸”案发数目降到“零”。


织牢“保障网”应帮尽帮


“我们投资680万元成立公司建设基地,政府提供了300万元的免息贷款。有了政府的支持,我们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正在基地喂鱼的谢志林说。


44岁的谢志林在东江湖从事了近20年的网箱养鱼与大库捕捞。去年,东江湖实行禁捕退养后,他带头在协议上签了字,告别了“打渔人”“养殖户”身份。“上岸”后的谢志林继续在鱼产业上做文章,牵头在库外的三都镇石拱村成立资兴市流水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变湖面养殖为岸上工厂化养殖。今年,他先后获评全省“最美农民工”、郴州创业典型。


在资兴,像谢志林这样转产就业的退捕渔民共有609人。为了解决渔民的后顾之忧,资兴市全面落实了船网处置、渔民社会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住房保障等政策,发放了退捕渔民补偿补贴资金1828.7万余元,落实退捕渔民社会养老保险政府补贴1923万元。


在广泛征求渔民的意愿和诉求后,资兴市全力开展“送政策、送培训、送岗位、送服务”活动,“量身定制”了退捕补偿等帮扶“大礼包”。根据退捕渔民的实际需求,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同时,与园区企业搭建求职交流平台,实现培训与就业精准对接。


“我们还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并对符合相关条件的自主创业退捕渔民给予创业担保贷款和一次性创业补贴。对零就业禁捕退捕渔民家庭实施重点援助,保持动态清零。”资兴市就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左湘云介绍。


截至目前,资兴市共向退捕渔民发放培训补贴5.2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560万元,实现了有就业意愿且有劳动能力的退捕渔民就业率、有培训意愿的退捕渔民参加培训率、退捕渔民养老保险参保率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到位率四个100%,所有渔民都得到了妥善安置,群众满意率达100%。







相关阅读

资兴市全面推进禁捕退捕工作纪实

2915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