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区:创新治水,打造美丽生态新格局!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0-10-29
晨光初照,三三两两晨练的人在游道上慢跑;霞光漫天,游玩散步的人群络绎不绝……行走在南湖三圈,岸边的树木、凉亭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不时变幻着图案,水草丛中,几只白鹭忽高忽低。来往的居民、游客在享受惬意美景的同时,也切身感受到了近年来,南湖水环境质量的显著提升。
南湖再现“一湖清水”,是南湖新区创新治水、扎实治水的一大硕果。近年来,该区着力构建“创新治水”平台,通过不断深化河长制改革,突出治水重点,巩固治水成果,改变治水模式,强力推进南湖水环境整治,以创新与实干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河湖生态新格局。
创新治水,科技先行。如何让治水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岳阳洞庭水环境研究协会应运而生。
为了实现科学高效的河湖管护,南湖新区成立了由企业、高校及专业人才等共同参与组成的南湖水环境研究协会,积极开展生态治理课题调研和科研攻关,为完善南湖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出谋划策”。该区创新性地采用卫星监测蓝藻的发展情况,整合监测数据及卫星图像,建立南湖蓝藻常态化监控预警机制,通过研发“南湖蓝藻水华遥感动态监测预警系统”,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南湖蓝藻的生长进行实时快速的动态监测。同时,引入无人机开展“空中巡河”,对南湖开展高效率、全方位、无死角的巡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科技提供指导,如何发挥好作用,关键还在于“人防”——让河长真正参与到水环境治理中来。
在南湖新区2020年河(湖)长制工作专项推进会上,南湖新区总河长、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雷欣重点强调,要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推动河(湖)长制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会后,区河长办迅速制定详细工作方案、积极协调责任单位,通过制定《南湖新区县(区)级河湖管护人员网格图册》,对全区6组县(区)级河湖两长(河长、河道警长)两员(监督员、保洁员)进行了明确,对水域岸线责任范围进一步厘清。上半年,该区三级河(湖)长巡河打卡率达108.8%,区、乡两级河长交办问题163个,办结率99%,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部分超前完成。
该区还首推河(湖)长制流动讲评会,通过每月对各街道办事处、管理处河(湖)长制履职情况、河长办暗访督查发现问题完成情况、重点工作任务推进情况进行通报,在每季度排名靠前的街道、管理处现场观摩学习,进一步激发各责任单位赶学先进、实干担当的责任感。
与此同时,南湖新区充分发挥成员单位及公众监督力量,通过推行“河长制+社区”、“河长制+企业”、“河长制+研学”,进一步实行全民共治。
为此,该区招募“民间河长”13名,将社区(村)河湖长制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在居民服务中心等人员集中处张贴河长公约,发放村规民约宣传单3000余份,组织各类志愿活动11次;推行“企业河长制”,招募6名企业负责人担任河湖长,截至6月底,共提出合理化治水建议7条,解决各类问题40余个,其中岳阳市湖滨包装有限公司自发投入资金50万元,用于建设企业污水尾水净化装置;依托青葵园教育研学基地,通过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理念、公共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宣传引导学生参与到河湖保护中来,努力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目标。今年来,该区共开展研学活动9次,参与的学生及志愿者约350人次。
“下阶段,我区将严格按照年度目标任务逐项抓好落实,对标对表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丰富河湖监督管理形式,强化河长湖长履职监管,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南湖新区第一总河长、区工委书记李运帷表示,将紧紧围绕“2020年底南湖水质全面达到地表Ⅲ类水”的目标,高质量、高标准、高绩效完成各项治理任务。
今年1-8月,南湖湖心水质达标率57%。其中,4、6、7、8月,南湖水质达地表Ⅲ类水,尤其是在持续高温情况下,南湖主湖蓝藻基本处于可控状态,没有出现大面积蓝藻爆发。
坚持推进水环境治理毫不动摇,让市民生活在水更清、河更畅的优美环境中,收获更多优美宜居环境带来的幸福感……南湖的每一点变化,都是南湖新区践行“守护南湖一湖碧水”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