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新区:守护一湖清水 巩固绿色发展“主阵地”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0-06-19
南湖新区因水而设、以水闻名,水是南湖最大的区情。近年来,南湖新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等专项整治为工作抓手,全力改善生态环境。
突出重点抓好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是洞庭湖及长江水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区紧盯2020年底全面达到Ⅲ类水质的治理目标,围绕“截污、禁养、清淤、活水、严管”十字方针,先后启动了投资2.8亿元的湖滨片区截污管网建设,投入资金2.4亿元完成了天灯咀、蔡家、刘山庙等5个片区截污管网及黄梅港上游生态环境整治等工程;投入资金2.2亿元关停退出工业企业20余家;辖区范围内实施全面禁养,先后取缔生猪养殖场494家、退养生猪42745头、牛羊675头;完成了辖区范围内8处黑臭水体的整治,沿湖34个排口已整治到位17个,另有11个正在抓紧整治,剩余6个明年启动整治;连续三年每年投入资金近3500万元,有效控制了6、7月份南湖蓝藻的爆发态势。目前,南湖水质已由原来的劣Ⅴ类稳定为现在的Ⅳ类,湖心等局部区域达到了Ⅲ类水质。
创新机制抓好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结合南湖水环境综合整治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探索建立“城区、景区、郊区、校区”四区联动长效机制。先后完成了6条小街小巷建设;对景区景点及公路周边提质改造,强力推进“厕所革命”,打造了22处星级旅游公厕;整合各类资金1.5亿元,全力推进乡村整治工作,南湖龙山段被评为全省最美30条河湖之一;与湖南理工学院等开展校地共建共治共享,该区在2019年度全市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中名列前茅,过去脏乱差的畔湖湾、秋芳组、职院后街等城乡、校地结合部面貌焕然一新。
常态化抓好日常治理。常态化清淤,严格按照每季度一次,雨期前完成一次全面清淤的工作要求,对区内排污管网、化粪池进行清淤,保障清淤资金和人力。常态化保洁,由专业打捞队伍常年对南湖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加强沿湖岸线清扫保洁整治,严控周边乱排、乱倒、乱填现场。常态化禁养,按照“小组巡查、村社为主、街道负责、区级督查”的网格化长效管理模式,做到巡查到位、处置及时、跟踪见效,确保不发生畜禽禁养反弹。常态化监测,加强重点水质断面、排口水质监测,做好监测数据分析,完善水质变化倒查机制。常态化执法,充分整合环保、景区、派出所力量,组建一支常态化的执法队伍,开展24小时巡逻,建立禁钓禁渔专项机制,严厉打击破坏管网建设及涉河湖违法行为,对重大违法排污案件挂牌督办,对各类水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