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三步曲”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0-06-02
近年来,娄底市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财政职能作用,按照“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加强多元统筹,实施“三步曲”,积极推进建立以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全方位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促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
第一步:推动项目资金捆绑使用,提供资金“蓄水池”
坚持把孙水河流域生态保护投入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在可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和统筹力度,推动农业、林业、水利、国土、环保等专项资金与生态补偿项目捆绑使用。2016年开始市财政遵循“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在市级财政预算中专项列支孙水河保护条例补偿机制专项经费200万元,用于补偿孙水河流域乡镇污水处理厂运行,开全省之先河;2019年安排沿河乡镇及孙水河干流垃圾打捞、山塘清淤、污水处理、白马水库补助等资金共2941万元,为孙水资源保护提供了充沛的资金“蓄水池”。
第二步: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构建制度“压舱石”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投入力度,加快推进孙水沿河两岸生态廊道建设,开展水环境区域双向补偿和乡镇污水处理横向补偿,逐步建立公平公正、积极有效的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2018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通知》,对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点举措、组织实施等作出明确规定。2019年7月出台了《关于明确市级孙水河保护专项资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对专项资金的来源、归集、使用等作出科学安排,2019年孙水河保护专项资金规模暂定4000万元,并建立逐年增长机制,为孙水资源保护构建了完善的制度“压舱石”。
第三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拧紧监管“安全阀”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专项资金管理。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加强项目资金审核拨付,及时将资金落实到项目单位,确保专款专用。加强资金监管,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对项目申报、资金拨付、跟踪检查等各个环节审核把关,及时、准确掌握项目预算执行、配套资金落实及工程进度等情况。加强重点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绩效管理,从投入目标、产出目标、效果目标和影响力目标等方面对生态补偿政策效果进行绩效评价,并将资金使用效果与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为孙水资源保护拧紧了稳固的监管“安全阀”。
生态补偿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多元补偿机制初步建立,基本形成符合娄底市情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孙水河水质、水生态、水环境面貌明显改善,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水质标准。2019年孙水河共有14个重点项目获得上级专项资金支持,共争取各类资金1.69亿元,其中直接用于孙水河流域1.42亿元,市域流域生态补偿资金0.27亿元。截至2020年3月底,娄底市与益阳市、双峰县与湘乡市、涟源市与娄星区、新化县与冷水江市分别签订了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娄底市成为全省首个全面签订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的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