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淞区:创新走出“河长制+全民治”之路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0-04-01

河湖治理不仅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项全民工程,芦淞区创新引领,走出一条“河长制+全民治”的新路,爱水、护水的良好观念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3月22号是世界水日也是中国水周的启动日,一大早,芦淞区大京学校易靖雅小朋友就把家人们召集到了一起。她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到了,我们召开家庭会议,讨论咱们家的节水公约。”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今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主题活动从学校搬到了家里。虽然场地变了,但形式却更加丰富,学生们不仅需要参与节水实践、创作手抄报、制定节水公约,还要录制网络短视频,将自己的节水护水心得传递给千家万户。


周末,风和日丽。漫长的寒假还未结束,来自株洲南方航空高级技工学校的学生罗庆文已经开始了课外实践,他要和芦淞区河长办工作人员一起执行一项特别的任务。罗庆文说:“我们按照河长的要求,对河流湖泊进行巡检。它的优点是速度快,可以去人不能去的地方巡查,而且具有隐蔽性。”


“科技+河长制”是芦淞区河长办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去年年底,芦淞区河长办与株洲南方航空高级技工学校合作,共同打造智慧巡河体系。利用大数据、无人机、移动端等信息技术,提升了“河长制”管理的覆盖面和精准度,推动河长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全面提升。


据芦淞区水利局党组书记、河长办副主任黄永立介绍,芦淞区准备在枫溪港虎形堤和白关铺样板河,建设两个试点,集在线视频、监测水位水质,还有巡河打卡等信息于一体。通过智慧河湖建设,推进我们河长制更完善、更系统。”


创新河流治理新模式,除了宣传创新、技术创新,也离不开机制创新。2019年,株洲在全省率先启动“四办合一”机制改革,芦淞区对标对表,调整优化区河长制办公室,制定“六个一”工作机制,即:一次前期调研、一个巡河方案、一次座谈会、一个会议纪要、“一单四制”、一套月度巡河资料,进一步强化了巡河流程,督促河长守责履职。


芦淞区河长办主任杜益表示,芦淞区将严格按照有机构、有人员、有场所、有制度、有经费、有设备,六有的标准来建设基层河长办,以此提高基层对河湖治理的能力,完善智能化达到科技治水。





湖南水利二维码

相关阅读

芦淞区:创新走出“河长制+全民治”之路

29153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