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促进“河长治”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0-03-06
近年来,夹山镇紧跟上级工作部署,坚持把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同落实河长制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工作方法,率先实行环境卫生+河长制“精准管理”,在压实镇村干部责任的同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形成了领导带头、干部联村、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全镇河湖水生态环境明显改观,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在2019年度中两次获评常德市“十佳乡镇”。
“我们村陈井周屋前屋后以前尽是垃圾,一下雨就冲到河里去了,为此村里面给他记了两回黄榜。通过村组干部齐上阵帮他打扫卫生、清捡垃圾后,他觉得不好意思,现在他非常自觉,主动搞好自家周边的环境卫生,为了争取红榜抵消黄榜他还积极参加全村垃圾大清除和河道保洁活动……”这是镇政府工作人员到该户检查卫生时两合村支部书记李井菊对陈井周家情况的介绍。
走进夹山镇马塔桥村史家峪幸福屋场,周边所有农户房屋内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物品摆放得整齐有序。农户张耀明作为垃圾分类减量的“示范户”,他的妻子乐呵呵地说:“屋子收拾干净了住起来才舒服,环卫协会教我对畜禽进行圈养,让人畜粪便不流到河里,用沤肥缸将厨余垃圾变废为宝,看着干净整洁的卫生环境心情也变好了。现在,我也教左邻右舍如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搞好庭院内外的卫生”。
这是夹山镇推行环境卫生+河长制“精准管理”,大力开展家庭文明档案工作提高环卫意识、推行垃圾分类减量促使农村环境卫生大改善促进“河长治”的两个范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环境优美、靓丽宜居的乡村是题中要义。“环境卫生好不好,看看水知道”,岸上的环境搞得再好,河里的水是浑的、黑的、臭的、脏的也是枉然,为长期保持优美的生态环境、保护好水质,夹山镇坚持问题导向,追根溯源,首先从环境卫生着手,细查深究难点问题,针对农村环境卫生易反弹,该镇通过组建专职环境卫生协会、创新运用家庭文明档案提升卫生意识、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减量、动真碰硬开展环境卫生评比,每个村庄的环境卫生发生了很大变化,岸上的垃圾不见了、河水变清了、村庄变美了、人们脸上的笑容更多了。
选贤任能,科学组建环境卫生协会抓保洁
由村支两委聘请有责任心、热心公益事业的贤达能人、退休老干部或老教师,组建村级环境卫生协会。环卫协会在村支两委的领导下开展具体工作,镇里实行以奖代投的方式对环卫协会进行专项考核,根据考核情况按季度分一类、二类、三类,分别奖励2500元、2000元、1500元,村级按1:1等额配套以奖代投。目前,全镇共成立17个村级环卫协会,成员135人,主要负责环境卫生宣传引导、河湖日常巡查、农户卫生监督、保洁员管理、评比激励、筹集款物以及推行垃圾清运有偿服务工作,及时开展环境卫生“大评小奖”活动公布结果,定期公开卫生费收支情况。通过协会带头、农户参与、定期评比、奖励优秀的做法,全镇环境卫生得到了很大提升。
开展家庭文明档案管理,激发农户爱水护水的内生动力
全镇为13000余农户建立了家庭文明档案,将环境卫生整治纳入记录内容之一,以红榜档案记录调动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的积极性。制定“三步走”模式扭转农户不良卫生习惯。第一步是编织卫生责任区域网格,把房前屋后、田园桔园及房屋周边河湖水体卫生保洁划到责任农户,凸显农户的主体地位,由环卫协会常态化督促各农户做好平时的卫生清扫和河湖保洁。第二步是如实记录档案,各村(社区)负责把志愿参加公共区域卫生大清除的农户(按次数)、标准实施垃圾分类的农户(按季度)记入红榜,对环卫协会成员发现农户房前屋后有成堆成片垃圾和大量散落垃圾或随意丢弃成包垃圾按处数记黄榜。第三步是运用档案记录结果,优先评选环境卫生记红榜的家庭为“最佳农户”,对于环境卫生记黄榜的家庭,镇村两级开展劝教、予以警示和督导整改。家庭文明档案累计4个黄榜的农户将被村级广播通报;达到6个黄榜且经村民代表会议评为“村级不文明户”的,将会被村级广播连续通报三周;红榜事迹突出或红榜记录数量多,且经村民代表大会评为“村级文明户”的,将被授光荣牌并广播连续表扬三周。通过“三步走”模式,大大激发了农户爱护环境的自觉性,提高了“爱水、护水”的意识。
以示范为引领,全面推行垃圾分类减量
夹山镇将垃圾分类减量列为环卫协会的重点考核内容,切实压实责任,在全镇范围内广泛铺开。做到“六个必示范”,即村部必示范、村干部户必示范、组长户必示范、环境卫生协会成员户必示范、党员户必示范、村民代表户必示范,另外在各村每个组再选择3-5个基础较好的农户作为示范评比户,以点带面,形成示范效应。据统计,截至目前全镇已经打造垃圾分类减量示范户1500余户,分离出可转化垃圾达20余吨,不仅使垃圾变废为宝,还有效减少了对水体的二次污染,实现了垃圾减量和提升水质的双赢。
动真碰硬开展评比,让环境保护走深走实
对各村(社区)的片组进行“地毯式”分阶段检查督导、汇总综合评比,对环境卫生薄弱的地点进行台账式整改销号。将全镇17个村(社区)按原自然村分为44个片,各村(社区)集中工作精力每3天完成1个片的卫生大清除,确保以累计15天左右的时间进行“地毯式”卫生清除和卫生督查。各村(社区)每完成1个片卫生大清除后及时上报,镇级“无缝衔接式”迅速安排专人对完成卫生大清除的片进行督导检查,对未清理到位的成堆成片垃圾和陈年垃圾拍照,及时通报、交办整改,在开展下一批的片卫生检查前进行“回头看”,对未整改的实行加倍扣分制,这种具有延续性的“即查即改即验收”常态化考核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往单一的抽检方式,做到检查评比面面俱到,完全杜绝村级侥幸迎检心理和突击式卫生整治,达到村村平衡,点面平衡。检查评比结果如“最佳最差农户”、“最佳最差村(社区)”等通过“夹山之声”广播系统和“美丽夹山”微信公众号等对外广泛公布,最大限度促进各村(社区)把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干净整洁、舒适宜居的“高颜值”卫生环境是夹山镇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交出的高标准答卷。如今,夹山镇广大群众参与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高涨,不仅养成了“爱水、护水”的良好习惯,还积极投入到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中来,美丽宜人的环境给夹山人民群众带来了极大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湖南水利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