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筑牢阻击疫情“水防线”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0-03-02
疫情之下,守好污水处理防线,阻止病毒通过污水传播,显得尤为重要。近日,笔者从长沙县住建局了解到,目前长沙县各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水质达标,经通用的卫生学指标风险控制结果分析,经处理后的污水尾水排放不会增加周边水体环境的病毒暴露风险。
长沙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生活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后,一般要经过“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化处理、出水消毒”四个阶段,达到除去污水中悬浮物、砂石、有机污染物,除磷脱氮,沉淀过滤的目的,最后通过消毒杀灭污水中大量细菌及病毒,防止病毒传播。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属于有包膜病毒,在污水系统中的存活能力低于无包膜的肠道病毒,更易于消毒灭活。目前国内现行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与再生水水质标准,满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卫生学风险控制要求。
疫情暴发后,为有效预防生活污水引起病毒传播,长沙县有针对性地加强了污水处理厂运营监管工作,要求全县各污水处理企业严格落实进厂登记制度,增加测温、消毒等措施,重点管控进出水水质。同时要求增加出水水质监测频次,及时调整运行工艺,适当提高部分参数要求,确保出水水质达标,切断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
对于接收定点医院、发热门诊、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等来源污水的污水处理设施增加了检查力度和频次,在污水源头消毒的基础上,出水消毒工艺增加紫外线消毒和化学药剂消毒。
疫情期间,长沙县每天通过在线监测平台和线下人员检测调度各厂水质情况,持续委托第三方对各厂尾水进行检测,在常规检测指标的基础上,额外加测大肠杆菌群数及余氯指标,确保排放出的水消毒效果优于排放标准。
湖南水利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