耒阳市:“三强三抓”坚守水陆污染防治阵地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0-01-06
2019年,耒阳市河委会成员单位齐发力,推进河长制工作任务落实。市农业农村局以河长制重点任务为抓手,抓实抓细污染防治工作见成效。
强领导抓执行。制定河长制涉养环保整改工作方案,进一步细化实化河长制涉养环保整改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阶段性目标,以及各相关股站室、二级机构在落实河长制涉养环保整改工作中的职责任务,重抓执行力,确保河长制涉养环保整改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强宣传抓联动。加强与乡镇办事处的协调沟通,举办多期河长制涉养环保整改工作业务培训班及工作专题培训研讨班,积极宣传推行河长制的背景和意义、主要任务和要求、保障措施和监督考核等。通过发放宣传明白纸,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阵地,让养殖户认识河长制的重大意义,为环保整改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建立职能部门联动机制,健全衔接机制,及时向市公安局、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移交案件。
强落实抓重点。科学划定养殖“三区”。按照国家环保部办公厅与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文件的要求,科学调整划定畜禽规模养殖区域,发布《耒阳市人民政府关于畜禽规模养殖区域划定的通告》。实施《耒阳市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7-2030)》《耒阳市大中型水库渔业发展规划(2017-2030)》,划定水产养殖禁养区,杜绝禁养区非法养殖,全面禁止在湘江干流、一级支流天然水域及小二型以上水库投肥养殖,确保水产品安全和水资源的保护。大力推进养殖环境整治。严格审批新建的规模养殖场,推行畜禽粪污处理先进技术,全面关停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加强禁养区退养后续监管,严防退养、污染反弹,持续有效巩固禁养区畜禽退养成效。清理河道网箱养鱼。取缔拆除116口养鱼网箱;整治天然水域投肥养鱼,联合水利、环保等有关部门,派出工作人员100余人次,走遍全市重点天然水域,深入群众对投肥养鱼的危害讲深讲透,推广生态养鱼技术,并与水产养殖户签订渔业安全生产承诺书,严禁在天然水域投肥养鱼。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行为。坚持每周巡河不少于2次,每季度开展联合打击非法捕捞和破坏水生态环境平衡行为,全年查处案件7起。规范渔业生产秩序,出动工作人员350多人次,对全市渔民渔船进行摸底调查,发放、张贴渔业安全生产告知书1000多份;多渠道宣传相关渔业法律、法规,动员和鼓励广大群众参与禁渔、护渔行动,安排沿河各乡镇办事处畜牧水产站人员每天巡河,进行全面排查,对可疑船只登船检查,严打“绝户网”,保持对涉渔“三无”船舶、电毒炸鱼非法捕捞的严打高压态势。配合海事部门对河道水域长期停泊不用、无人管理的船舶(即僵尸船)进行摸底调查,并协助相关部门依法采取措施进行处置。实施人工增殖鱼类放流。在耒水沿河的永济、黄市镇开展两次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投放100多万尾鱼苗鱼种。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完成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种植业)16个镇160户数据填报,入网率达100%;完成采集土壤样品4647个,采集农产品样品5810个;完成60户养殖场粪污设施改造,建设2个有机肥厂,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9.43%,规模养殖场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了100%。完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20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95%以上,配方肥施用面积160万亩,推广配方肥50600吨,绿肥种植面积25万亩,水稻、油菜等作物秸秆直接还田面积50万亩,全市全年农作物化肥总用量减少650吨(折纯量)。出台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措施,加大禁止秸秆焚烧宣传和巡查力度,秸秆焚烧现象基本杜绝,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重点扶持培育耒阳市鹏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0家服务面积在3000亩以上的专业化病虫绿色防控服务组织;在小水镇创建省级专业化统防统治标准化区域服务站1个;在小水、新市、大市镇建立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3个,每个示范区面积1000亩。
湖南水利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