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霞湾港:曾经的臭水沟蜕变成风光带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9-09-17

初秋的霞湾港两岸,玉兰、红花檵木、山茶、银杏,还有那些不知名的小花,一团团、一簇簇缀满枝头,热烈且奔放地生长着。


城市的喧嚣在此化为一溪清流。它一路奔腾,一路欢歌,从人们久远的记忆中跑来;点点浪花,绽开了灿烂的笑靥。


霞湾港直达株洲的“心脏”,时刻触摸着这座城市的脉搏,感受着它的激情与律动。


曾经的霞湾港为了新中国工业的崛起,裹挟着沿途工矿废水,成为湘江流域最大的工业排污口。在这里,用毛笔在水里蘸蘸可以画出“彩虹”,水底的淤泥重金属含量惊人。


2018年12月30日,随着株冶集团铅厂厂长廖舟发出停炉指令,热闹了62年的清水塘,彻底归于平静。而它的关停,不仅代表清水塘老工业区261家企业全面关停退出,也为霞湾港换来了涅磐重生的新蓝图。


如今的霞湾港入江口,清水哗哗,堤岸整洁一新,绿草葱茏,不但留住了清水绿岸、鱼翔浅底,也守住了鸟语花香。曾经的臭水沟蜕变成风光带。


根据规划,2021年,清水塘生态科技新城中的科技创新板块,将基本建成一座总面积90.1公顷,其中水域面积22.2公顷、陆地面积67.9公顷的城市公园。作为生态科技新城的重要一环,老霞湾港及西侧新桥渠,将提供360亩水域资源;污水处理厂的中水经过系列净化汇至湖区,打造自然、野趣的生态休闲走廊。通过将湿地建设与海绵城市等理念进行有机结合,实施环境修补和生态功能修复,贴近自然,满足游人亲水需求,将河道打造成兼具游憩功能的生态廊道。


看好风景不用去远方。霞湾港的转变,是株洲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大力修复生态,发展绿色生产所取得的成果。今后的霞湾港,将广迎八方来客,成为株洲下一个“网红”打卡地。






湖南水利二维码

相关阅读

株洲霞湾港:曾经的臭水沟蜕变成风光带

29158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