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天共一色 水美润侗乡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1-12-14
和平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位于湖南省怀化市芷江侗族自治县,于2017年成功创建为国家水利风景区,属城市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总面积25.11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5.77平方公里。景区为沅水干流㵲水芷江段,因贯穿“和平名城”芷江侗族自治县而得名。和平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以“多彩侗㵲和平水都”为核心特色,将景区中的各项水利工程、历史人文景观、侗乡文化和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与城区形成城水交融的空间格局。
自2014年成功列入全国第二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县以来,芷江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治水兴县”战略,着力构建“湖清河畅、水净景美、和平名城、生态侗乡”的水生态文明城市,大力推进和平湖水利风景区高质量发展,以水利工程为依托的和平湖国家水利风景区正在发挥生态治理、休闲观光、文化传播等作用,让芷江这座和平名城品质和气质更加迷人。
强化顶层设计,积极谋划景区整体发展
高起点切入,培育发展动力。该县将水利风景区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县旅游布局、县城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等规划,将水利风景区创建作为实施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搭建了新平台、塑造了新条件。高标准编制《和平湖水利风景区纲要》和12个专项规划,明确了和平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目标和任务。
高站位布局,夯实保障能力。该县成立由县委书记任顾问、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和平湖国家水利风景区领导小组。制定《和平湖水利风景区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为景区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同时,该县人民政府及时对标上级要求,对相关单位、成员及时“调整补位”,成立和平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明确岗位责任,落实人员编制和工作经费,筑牢县、部门、景区三级组织管理体系,确保景区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高标准推进,凝聚工作合力。该县和平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创建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立足责任分工,强化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县发改部门负责建设项目立项工作;县财政部门负责筹集落实资金并监督实施;县环保部门负责工程项目的环评审批和水质监测工作;县林业、住建、城管执法部门负责城区内的绿化工作及河道净化工作;县水利部门加强与相关部门条线互动,主动与宣传、文旅、民政等部门横向联动,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促进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创建及日常管理工作协同发展。
聚焦建设重点,全力推进景区提质增效
做好“治水”文章。该县坚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水利工程建设相结合。近年来,该县先后投入资金3亿元,完成堤防建设6公里,实施草皮护坡及绿化美化亮化近1万平方米。以和平湖为主体,休闲长廊和雕塑为主景,改造沿河大道4公里,设置滨河景观15处,新建2座旅游桥、20处亲水码头、8处侗族观景亭,新建湿地公园1处,配以形式各异的小广场、景观小品、灯光亮化等配套设施,组合种植多品种乔木和灌木,体现江水两岸相互映衬的独特景色。
做好“管水”文章。该县坚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水资源保护相结合。该县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理念,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投资近3亿元兴建自来水第二水厂,日供水规模近期达5万吨,污水处理厂日处理生活废水1万吨,出水达标率98%以上。投资575万元实施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改造和雨污分流项目,建设污水管网14.69公里;和平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等自筹资金完成废水处理升级改造及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投资900万元新建垃圾无害化处理场3处,县城垃圾无公害处理率达100%。
做好“护水”文章。该县坚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相结合。该县出台《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实现县、乡镇、村三级河道“河长”全覆盖;结合“两城同创”与“美丽乡村·幸福家园”,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先后开展水上餐饮船舶和浮动设施整治、河岸垃圾处理整治、和平湖专项整治行动、“碧水青山蓝天”及河道保洁等十多项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污染企业全面建成污水处理设施,在县域河道实行全面禁采,全县饮用水源水库均达到饮用水源水质标准。
做好“用水”文章。该县坚持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全域旅游相结合。该县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以和平湖国家水利风景区为核心,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旅游功能,健全营销体系,实现水利资源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充分利用景区内龙津风雨桥、天后宫、万和鼓楼,建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风景区。今年1至8月接待游客322.1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47亿元,同比增长22.7%和28.9%。。
注重规范引领,不断提升景区管理效能
拓展投入机制,不断提升景区基础设施。该县将和平湖国家水利风景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水利风景区的日常管理;加大争资立项力度,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市防洪、沿河大道绿化美化亮化、滨水景观及旅游设施等工程建设,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近期,芷江与北京利亚德集团达成初步意向,决定对和平湖国家水利风景区进行综合开发。通过提质升级,景区将成为为集山水游览、民俗体验、运动休闲、康养度假、研学拓展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水利风景区。
规范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景区服务能力。通过市场运作、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在和平湖两岸建造亲水沙滩等众多娱乐场所和服务设施,配套便民商店和纪念品、旅游用品摊点。积极保护景区生态环境,严格封山育林,加强旅游软环境建设,完善市场监管体系,健全旅游咨询、投诉和受理等机制,集中打击欺客宰客等侵害游客利益行为。建立旅游培训基地,重点培训景区、宾馆、旅行社等旅游服务人员,不断提升景区服务能力。
完善管护机制,不断提升景区发展后劲。该县实行由景区管委会牵头,水利、园林、市政部门积极参与,完善景区安全、卫生、绿化管护、水环境保护等规章制度,宣传景区管理、水环境和水工程管理等法规条例,查处污染水质、随意倾倒和排放污染物等破坏水利区风景资源的事件。水利部门以河长制、水行政执法等为抓手,重点抓好河道、堤防、水体的监管;园林部门负责绿化植物的养护;市政部门负责路灯、座椅等设施维护,优化景区环境,提升景区影响力和发展后劲。
凸显宣传造势,综合展现景区良好形象。该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化生态保护和宣传,每年定期开展景区水生态、水环境等保护、建设和宣传工作。充分利用网站、公众号、新媒体,构筑网上宣传平台,充分展示水生态文明和和平湖国家水利风景区建设成果,科普水资源与水利知识,提升民众知水、爱水、护水、惜水意识,进一步提升和平湖国家风景区魅力,提高社会知晓度和关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