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湘阴县推行“党建+‘河长制’”模式打造秀美鹤龙湖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8-11-20
“保合、东闸、三汊河等片区保洁员已就位,正在河边巡检,沿途未发现羊牛放牧、采砂船只与运砂车辆。”一大早,“鹤龙湖镇河长微信群”就“叮咚叮咚”响了起来,由该镇党政班子成员带队的全线巡河工作再度启动,各村级河长在微信群中及时反馈巡河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已成常态。
主打党建,助力河长制
鹤龙湖镇由湘江东、西两支合抱,四面环水。辖区内怀抱鹤龙湖、长大湖,特殊的理位置使该镇肩负保护河湖生态环境的任务艰巨。该镇辖区内河道共长51.757公里,为使河道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效果,镇政府成立“河长办公室”,部门联动,干群配合,全面推行“党建+‘河长制’”模式。镇党政主要领导带头,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党员队伍共135人全员参与,按照“包村即包河段、堤段”的要求,打桩定位,将清河护堤任务落实到人,恢复河道原貌、修复环境生态。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营
“实行‘党建+河长制’,各村党支部在保护河道方面肯下功夫,起到了带头作用。”该镇河长办主要负责人介绍,清理非法码头、僵尸船、全线禁牧等难度大、任务重的工作,均由各包村干部牵头,镇河长办配合,联合责任村书记组成专门小组,攻坚克难,压实责任。每周各村党支部班子成员与全体党员干部徒步巡河,将河长巡河与全域环境整治工作相结合,每半月进行一次河道全线保洁,发现问题立即报告镇河长办,及时跟进整改处理。“类似河边的非法构筑物,发现一处党支部就要发挥战斗保垒作用,组织党员及组长去清理整治一处。”据悉,该镇利用巡河摸底,将非法构筑物登记台账后由各支力量召开调解会,并由责任村包村干部进行约谈,经同意签字后进行清理整治。截止目前,该镇共拆除影响防洪安全和生态环境的非法构筑物5处,清除后立即进行复绿。
河长制培训一个也不少
“以前我们也不懂什么‘河长制’,幸亏镇里安排很多学习机会,让我们在摸索中前进。”该镇湘裕村河长黄国华说,每周镇政府组织党员集中学习,专门安排时间为所有村级河长进行河长制工作相关知识培训,镇河长办购置《河长制*河长治》、《水行政管理与执法典型案例》等书籍提供借阅。“只有我们自己学懂了,才能运用到工作中,更简单明了为群众普及知识。”黄国华对这类学习资料如获至宝,每一本都认真学习。据悉,该镇还通过张贴横幅、标牌营造宣传氛围;利用微信平台,将工作进展与成效及时反馈;制作一万余份“致居民的一封公开信”发放到各户,将巡河护河工作做到家喻户晓。
披挂上阵河长有模有样
“我们由第一河长带头的全线巡河是每旬一次,各村组织党员开展常规巡河每周一次。”该镇河长办联络员杨志红介绍,自今年来,常规巡河792次。在18名乡、村两级河(湖)长全体巡河员的共同努力下,打击非法采砂行动,联合公安部门传唤3人,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杜绝非法采砂现象。截至目前,共取缔非法砂石码头26处,清理僵尸船4条、疑似僵尸船8条,封闭关停南阳渡码头餐饮船、荷花公园湖鲜酒舫餐饮船共2条,对沿线、外河全线封洲禁牧。
一江碧水入洞庭
湘江自鹤龙湖镇的浩河口分流成东、西两支,又在该镇斗米咀汇流后注入洞庭湖,像母亲的手呵护着。湘江浇灌着鹤龙湖这片沃土,孕育着鹤龙湖生态文明。“一水护田将绿绕”,在湘江怀抱中的鹤龙湖变得越来越美了!经过长期的护河努力,一江二湖碧波荡漾,沿岸绿树成荫、风景如画,湖内蟹肥虾美,吸引着更多人的目光。“河长制,河长治。保护水生态的工作一直在路上,我们要通过党建工作推动护河行动,让党员干部切实发挥带头作用,守护好湘江、鹤龙湖与长大湖。”该镇第一总河长秦献鹏对“河长制”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湖南水利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