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不容缓战旱情,水文服务“润”民生 —邵阳水文中心全力打好防旱抗旱主动仗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2-08-22

7月7日以来,邵阳市出现持续晴热高温天气,总体降雨较历年同期偏少近6成,河道水位持续降低,各地区旱情发展迅速。面对当前形势,邵阳水文提前部署谋划、主动担当作为,不服“暑”的坚守,为防旱抗旱决策和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等工作提供了科学有力的技术支撑。


提前谋划,拉响旱情阻击战“警报”


邵阳地处衡邵干旱走廊,为全省防旱抗旱的主战场之一。早在7月上旬,邵阳水文中心根据今年以来的气候特征、雨水情情况,对雨季结束后全市雨水情趋势提前预判,立足防御旱情最不利情况,按照“做早、做细、做实、做足”的要求,健全防旱抗旱水文预警工作机制和生态流量监测预警制度,做好防大旱抗大灾各项准备。7月下旬,随着各地旱情初现,邵阳水文主动出击,充分利用各类水文监测站点,从降雨蒸发、江河来水量和水质、土壤含水量等方面开展综合分析,实时研判旱情发展趋势,共发布旱情专题分析预测材料5期,为全市防旱抗旱阻击战拉响了“警报”。

8月15日,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曾邵华主持召开防旱抗旱水文服务工作部署会,传达学习省市防旱抗旱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领导指示批示精神,要求各单位、各部门强化责任担当,按照“7天滚动预测”、“5天研判预警”、“3天调度交办”、“1天督促落实”的7531防旱抗旱工作机制,将水文服务工作落到实处。会后,邵阳水文中心启动水文测报Ⅳ级应急响应,相关人员按照旱情监测预警工作要求,紧跟旱情形势做实做细各项工作。


监控预警,追踪旱情发展“足迹”


防旱抗旱决策离不开水文基础数据的支撑。邵阳水文中心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和24小时值班制,一方面,密切关注雨水旱情、土壤墒情、蒸发、气象信息等信息数据变化,加密各水文站点水位、流量监测频次,对接近历史极值信息采取人工校核手段,确保雨水旱情各类数据收集及时、准确;另一方面,根据530余个涉水站点雨水墒情变化分析研判,及时准确发布预警预报信息。


“巫水支流莳竹水党坪站水位陡降,超出水位自动监测范围!”7月26日中午,值班人员发现党坪站水位的异常变化后,立刻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绥宁县水文局测验人员即刻赶赴现场开展现场监测,水情人员随即进行低水成因分析,对下游取水口水位变化和后期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提出调度建议。26日下午,随着上游电站的补水,党坪站水位逐步回升。


为准确掌握各地实时旱情,由应急监测队和各科室精干力量组成的旱情监测小组时刻追踪着旱情走势和旱情发展“足迹”。针对邵阳市旱情发展区域内低枯水水位流量、土壤墒情等开展移动监测50余站次,监测人员不惧骄阳烈日,根据地区土壤情况和防旱抗旱重点开展动态监测,并对区域内旱情进行综合分析。


服务民生,争做用水安全“排头兵”


江河来水持续偏少,水体自净能力随之减弱,正是水污染事件易发的特殊时期。为保障取水口饮水安全,8月2日,邵阳水文中心部署开展集中水质检测,共检测饮用水源地13个,省界断面2个,市界断面6个,重点河湖监测点7个,县界19个,检测项目包含24项安全指标,全市千吨万人规模农安饮水工程全覆盖,对全市主要取水口(点)水质进行了一次全面把脉。


“我们要重点关注用水安全,及时掌握旱情区域水质变化和生态流量变化。”曾邵华部署防旱抗旱服务工作时强调。水质检测人员先后前往新宁、城步、邵东等地开展枯水水质采样检测分析;与此同时,值班人员加密河流生态流量监控分析频次,每日向水利部门报送各站点水位流量信息,守护全市河流水生态“生命线”。


旱情仍在发展,烈日炎炎,挡不住邵阳水文人奋战的脚步,他们顶着烈日坚守在田坎边、山地上、江河畔……始终奋战在防旱抗旱一线,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使命,持续以科学优质的水文服务“浸润”“渴”不容缓的旱情。接下来,邵阳水文人将继续守望宝庆大地,做好水文预测预报,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为全市防旱抗旱减灾发挥水文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阅读

“渴”不容缓战旱情,水文服务“润”民生 —邵阳水文中心全力打好防旱抗旱主动仗

27587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