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电职院四融通构建“三层级双螺旋双画像”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 助力“双碳”战略(图)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2-05-16

“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立项水利部示范专业2个、特色专业1个,省级水力发电技术人才培养教育科学研究基地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1个,2021年立项湖南省职业教育专业(群)教学资源库,2020年立项湖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这是近年来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专业群通过构建“三层级双螺旋双画像”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所取得的部分建设成果。


为服务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和湖南“三高四新”战略,湖南水电职院围绕风光水储充绿色能源和变配电产业,组建了涵盖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电力、供电专业的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群。专业群构建了“三层级双螺旋双画像”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在人才培养上施行技术层、技能层、技巧层三层级模式,搭建学校本位上升螺旋和企业本位上升螺旋培养体系。在人才评价中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生成学校课内评价画像与企业校外评价画像,适切教学诊断与改进需求,最终实现知识、技能、素养综合提升,将学生培养成为新绿色电力高素质人才。



“三层级、双画像、双螺旋”教学模式



校企协同开发优质教学平台,实施三层级教学

依托省级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库、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技术层、技能层、技巧层三个教学层级,专业群探索以知识树、技能树为载体,专业知识技能点为最小颗粒,课程为积件,学科为整体,形成纵向教学体系,施行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实践研究,实现精准育人。通过分层培养,2017级水电站1班邓佳佳同学,在大一时加入电工维修协会,通过课堂教学和校内实训基地训练,在指导教师和电工维修能手的传帮带领下,从一名普通电工维修学徒逐步成长为电工维修能手,并担任协会会长,最终站在2020年湖南省技能大赛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的领奖台上。



校外发输供用电链式实训基地群



校企双螺旋提升,加强员工与企业粘合度

学校培育自下而上,素养方面从职业素养、科技创新素养、身心素养、人文素养、思想道德素养、政治素养,淬炼员工与企业粘合度;技能方面分层提高技能水平,加快从普工→技工→技师的岗位职业晋升速度,达成学校本位上升螺旋。专业能力校企共同开发,绘制适应模仿型学员→学习型学员→创新型学员的综合能力图谱,达成企业本位上升螺旋。如2018级中国风电班12名同学曾到沈章塘电厂、秦岩电厂、界牌电厂、花地湾电厂等企业实习。在企业师傅的带领下掌握了运行岗位的职业规范与工作流程等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了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



花地湾电厂实习



校企内外双画像评价,完善人才培育评价制度

研制评价指标和观测点,建立课内+课外双画像评价体系。课内适切教学诊断与改进需求,从知识掌握、能力达成、学习偏好三个维度观测学生成长曲线,生成课内画像;课外校企协同共建学习行为大数据,从专业认识实习、企业生产实习、毕业顶岗实习三个阶段观测学生成长曲线,生成课外画像。改善课内评价片面、课外评价结果回归课堂不足的问题。

通过构建“三层级双螺旋双画像”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该专业群加快了产教融合步伐。目前,专业群88%校内实训室和80%校外实训基地与成员单位共建,85%的兼职教师来源于成员单位,68%的毕业生就业于成员单位,70%的社会服务项目与成员单位合作。2021年毕业生积极服务于“三高四新”战略相关领域和绿色风电领域。2018级风电班的毕业生严伟强说:“风力发电是清洁能源,能为‘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可持续发展战略贡献一份力量,我感到非常自豪!”

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也稳步提升,毕业设计抽查、技能抽查通过率100%。学生技能竞赛获省部级以上荣誉34项。近五年累计为发变输配用行业输送3000余名毕业生,成为湖南“绿色能源”人才培养主要阵地。学生创业热情高涨,自主创业率达3.2%。涌现了一批以2009届优秀毕业生、湖南乾鼎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贵州新立维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南省发改委市场经济监督办监督员武小双等为代表的千万级企业创业者。

相关阅读

湖南水电职院四融通构建“三层级双螺旋双画像”产教融合命运共同体 助力“双碳”战略(图)

2461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