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345”开展三全育人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0-11-09

近年来,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大力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立足学生特点,以“345”模式开展“三全育人”。


以“组队伍、建制度、定目标”三项举措打造全员育人新常态


依托省级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省级现代学徒制等项目,通过组队伍、建制度、定目标等措施,夯实全员育人的思想共识。在育人团队中,既有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又有辅导员年度人物;既有优秀党支部书记,又有师德标兵和企业工匠,充分整合了党政领导、专任教师、辅导员、校外导师四种育人力量,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品格优秀、能力突出的育人队伍。此外,以思政课教师联系教研室、思政班主任等制度为蓝本和参照,以培育标志性成果为目标,制定了“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科研团队培育制度,主动将思政课教师融入到专业建设之中,要求所有专业课课程标准中都融入思政特色,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形成思政元素库。其中两门课程教学资源荣获了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战疫课堂”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三等奖。近三年来,仅电力工程学院指导学生就荣获各级各类省级比赛获奖30余项,市厅级比赛40余项,校级比赛获奖100余项,其中志愿服务团队连续两年荣获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团队,志愿服务项目“电系万家”在2020年被立项为共青团长沙县委资助项目。


以“研学、创业、协会、文化”四大平台开创全过程育人新格局


围绕“三全育人”工作的10个方面,从研学、竞赛、协会、文化四个方面为学生搭建成长成才平台,确保各项育人工作贯穿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就业的全过程。通过搭建线上+线下研学模式,依托“青年大学习”、“学习强国”等平台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时事政治及理论,自觉提升政治意识和水平,其中由学生自主独立完成的作品《新中国成立70周年伟大成就的动力——从不忘初心谈起》先后荣获了湖南省研究性学习成果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思政课微课开发成功共享大赛二等奖;通过搭建“课上+课下”创业平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和实践,同时邀请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和企业家担任学生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和职业生涯规划,部分创业作品获湖南省直高校“挑战杯——彩虹人生”创新创业创效大赛高职高专组决赛银奖等奖项。通过搭建“校内学生社团+校外地方电力企业管理协会”双平台,为不断育人注入了源源动力,为提升育人成果提供了保障;通过搭建传统+现代的文化平台,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先后组织学生开展了“读懂中国”、“致敬革命先烈”、“诵读经典”、“向时代楷模致敬”、“学习和弘扬抗疫精神”等一系列以文育人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


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实现全方位育人新作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并强调,“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既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学校在推进三全育人工作中的始终遵循。学校始终加强党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把正确政治方向贯穿办学育人全过程,围绕“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的创建目标,先后实施党建领航、支部“筑垒”、“双带头人”铸魂三大工程,通过“党员示范寝室建设”、“文明班级建设”、“一支部一品牌”、“党支部联班级”、“支部联社区”等活动,构筑实践育人新高地,保障了各项育人工作落细落实、见行见效,先后涌现出了扶贫干部李杜及好妻子李靖、全国水利职业院校优秀德育工作者陈婧以及志愿服务助“疫”线的毕业生张昆乾先进典型,被红网、三湘都市报等媒体报道。








相关阅读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345”开展三全育人

1395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