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职院充分发挥“三主”作用,上好战疫思政大课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0-08-19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坚决贯彻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上级决策部署,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理论武装、课程思政、线上教学、心理疏导、就业服务、学生管理、思政理论课建设等各个方面,有力发挥主渠道、主阵地和主力军作用,给学生上好人生思政大课,收效良好。


理论武装不松劲,筑牢打实战疫思想根基


学校党委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中理论武装的重要指导作用,先后以网络视频会议、网络专题讲座、致全师生的一封信等方式,组织师生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和教育部、教育厅疫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疫情科学防控知识等组织师生进行专题学习达28次,平均计算,几乎每周都有1次,其中学校“书记、校长线上开学思政第一课”活动,共有8516名师生通过线上进行了学习,活动先后被新湖南、新浪网、红网刊发。通过加强师生政治理论学习,为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筑牢思想根基。学校各部门、院系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召开网上党员大会、党员线上联系班级、疫情防控知识网络竞赛、签订党员承诺书为打赢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发力爱国主义教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


在确定“推迟开学不停学”教学组织实施方案后,仅仅用了1个星期的时间,学校各二级院系共形成方案6个,专业方案20个,课程方案202个,实施范围覆盖所有班级所有课程。一是充分发挥好思想政治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作用,思政课教师以“思政战疫小课堂”为专题,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疫情防控热点事件、疫情人物事迹等融入课堂教学,让战“疫”思政课充满育人正能量,学校思政课教学团队根据战疫故事所进行的教学设计和授课在2020年8月份湖南省教育厅组织的职业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中荣获一等奖;二是专业课教师积极从全民战“疫”中汲取鲜活的教育素材,以线上“云课堂”的方式开启了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润物无声引领学生价值塑造,从“火神山”和“雷神山”供电系统对比,从疫情防控角度看建筑物水污染防治等等,先后形成战疫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0余个,在课程学习中,引导学生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组织力、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众志成城的伟大奉献精神,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


深化线上战疫思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面对疫情,学校学工、团委、各院系纷纷制定了开展线上德育实践活动方案,先后涌现出了包括“发现身边的感动,我的战‘疫’故事”征集”、“家书传情,中国加油”、“文创战疫”、“战疫主题征文”等各类活动达30余项,其中在疫情中,学校团委积极推进网上“水育潇湘”志愿服务项目,取得了良好效果,并在2020年立项为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立项,据统计参与在疫情期间参与线上志愿服务和实践活动的学生人数达到了2600余人,我校学生张昆乾以及学校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社学生社团在疫情期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事迹被红网进行了报道,作为新时代的“四有”青年,我校的学生们用不同的方式演绎战“疫”故事,彰显了青年担当,贡献了青春力量。同时,学院充分发挥师生在防控宣传中的主体作用,组织全校师生撰写慰问家书,录制音频“声援”一线,制作视频“影力”武汉,开展网络战“疫”知识竞赛,群策群力讲好有温度有硬核的水院战“疫”故事。先后收到各类慰问家书160封,制作音视频16条,发布讲述师生故事微信推文22篇,网络育人作用充分发挥。


抓资助和就业,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学校始终坚持将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和现实问题相结合。一方面,在对受到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细致摸排的基础上,对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而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战斗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子女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疫情期间湖北籍且居住在湖北以及非湖北籍且居住在湖北的学生等142人进行了补助,总计发放金额22.05万元,同时,学校及时向2086名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总计金额321.42万元,此外,各班级通过网络、班会等多渠道多形式做好资助政策宣传以及对防范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的宣传工作,引导广大学生提高金融风险防范能力,学校行动在疫情期间为学生提供安全和保障,用资助政策守望学生成长;另外一方面,在疫情期间,学校通过学校就业创业信息网和各院系就业服务工作群发布招聘信息,共发布260余家单位招聘信息,提供就业岗位14000余个,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通过邮寄、代办、线上提交电子材料等方式,为2300余名毕业生完成了就业协议书盖章、就业报到证办理等日常事务,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校园就业服务工作“不断线”,截至目前,学校就业率近70%,全力做好了疫情防控期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此外,学校研究制定专升本专项工作预案、方案和制度,建立专项四级防控工作网络,加强对学生防疫知识和考前要求进行专项培训,多部门协同配合,助力学生安全备考,有142名学生顺利升入本科。


呵护心理健康,确保学生思想稳定


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学院党委迅速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加强教职工与学生的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为减轻疫情对师生心理的干扰和可能造成的心理影响,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编写了《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支持手册》引导同学以积极心态从容应对疫情。调动各班心理委员,建立心理委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三级联动机制,每日调度学生心理动态,主动介入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通过对学生队伍以在线班会等形式进行疫情安全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理性认识疫情,做到学会科学自我防护,自觉遵守疫情工作要求。与此同时,加强典型培植与宣传,通过报道学校各部门、院系战疫的事迹,坚定战“疫”信心,先后评选出优秀战疫学生志愿者40余人,开展学雷锋“云”报告会4次,师生在线一同分享抗“疫”经验、讲抗“疫”故事、学抗“疫”典型,助力抗“疫”行动。此外,学校辅导员、教师、管理人员等纷纷化身主播,利用学习通、QQ、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通过诗歌、感想、书信、思维导图、形式多样的宣传小视频,及时将疫情期间总结出的新颖实效的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等内容传递给学生,正向引导科学防控,增强学生及家长的防控意识,引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建强思政队伍,凝聚战疫育人合力


受疫情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线下移到线上,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校积极组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筑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把握话语权,主动发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一方面,各院系组建了“系党总支书记+辅导员+思政班主任+素质导师”的网络思政队伍,秉承“守土有责、教育负责、服务尽责”的工作宗旨,做好疫情期间的学生网络思政工作。另外一方面,学校思政队伍创新工作机制,运用“互联网+思政”思维,借助多样化的“云端”思政平台,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从线下搬到线上,从细从实做好学生信息管理和思想引领工作,筑起牢固的疫情“防火墙”。


打好“云端”组合拳,提升线上思政教学质量


在学校党委指导下,聚合宣传部、教务处、团委、学工以及信息中心等各方面力量,服务思政教育教学。一是以“云调研”服务师生所需所想。疫情防控期间,学工、团委、教学管理人员等先后针对教学、学生线上活动、学生学习困惑、学生线上学习困难等开展了专题调研5次,根据师生反馈情况,精心设计网络课程和德育活动,真正实现了为教师解难,为学生解忧。二是以“云诊断”强化思政课教学过程监控。利用学院课堂智能诊断系统,积极开展了线上互听互评、集体备课、学生评教、实时督察等活动共计62次,校党委书记、院长听课2次,并制定了“一课一表”反馈和整改机制,实现了对教学过程的闭环管理。此外,依托QQ群、微信等平台建立教师与学生管理人员的快速反馈通道,教师每天将学生线上到课、学习、互动等情况反馈至班级辅导员、学管干事,实现在末端跟踪、督促学生学习的效果。三是以“云竞赛”促进思政队伍能力提升。为了着力打造优质思政教育教学成果,学校各院系开展了线上教师职业能力比赛、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思政战“疫”小课堂、“战疫密码:中国之治”主题微宣讲活动、思政网络公开直播课等各类云竞赛和活动6次,有效提高思政队伍的综合素质水平。







相关阅读

水电职院充分发挥“三主”作用,上好战疫思政大课

1364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