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县:幸福的河流淌在苗乡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5-07-04
站在保靖县涂乍河畔新建的观景台上,眼前碧波荡漾,两岸青山如黛,白鹭轻掠水面。7个月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
旧日:伤痕累累的河流和走不出的大山
过去,涂乍河犹如避世桃源,近年来却饱受生态恶化、民生维艰的困扰。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理和保护,涂乍河水体污染严重,防洪能力弱,加上本就贫瘠的土地和不便的交通,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严重受阻。
破局:劈开困阻 解锁幸福河
2024年4月,涂乍河被纳入水利部幸福河湖建设名单,是湖南省唯三、湘西州唯一上榜的项目,但180天要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落后山区完成干流综合治理14.167公里的任务,困难是前所未有的。
政企同心,抢工期、保安全、促沟通。项目于2024年11月15日正式开工,在保靖县委、县政府和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熟悉民情的苗族水利局工作人员驻守一线,协调各方诉求,通过科学倒排工期、系统性优化施工流程、精简审批流程、强化施工监管,最终于2025年5月1日完成主体工程,在省内率先完成幸福河湖建设任务。
技术赋能,美生态、高效益、超智能。为提高综合治理效益,项目团队运用了先进的生态建造+智能管护技术,选用了集防洪效应、生态效应、景观效应于一体的阶梯式生态挡墙、格宾石笼护岸、生态河坝;设立1处雨量水位监测站、1处河道流量监测站,8处AI视频监控站、2处9要素水质监测点、2套无人机机场、1项模块开发集成,运用无人机自动巡查、图像AI智能识别等新技术,构建立体化智慧感知体系,实现了85%以上物联数据就地处理。
人水和谐,美环境,润家园,寻发展。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与自然风光融合、与民族村落互动、与产业发展交融,打造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极具民族特色的景观小品和文化广场。做优“水利+农文旅”文章,将防洪标准提高至10年一遇,保障灌溉水源;探索茶旅融合发展模式,形成了一条以涂乍河为轴线,以黄金茶产业为依托的乡村旅游带。
新生:活水兴产 涂乍河畔展新颜
经过数月努力,涂乍河已然换了新面貌,两岸因河而生,如今更是因河而兴。水质从劣V类提升到了Ⅱ类以上,达到了饮用水源地的标准,河湖健康评价等级为“健康”。随着环境的改善,当地特色农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乡村旅游逐渐兴起,村民增收6.3%。
幸福河湖,建设的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河流,更是在守护流淌在老百姓心中的“幸福之河”。未来,保靖县将继续为建设更多的幸福河而努力,让更多的河流成为造福人民的生态河、富民河、幸福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