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县多措并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3-08-28
近年来,龙山县水利局立足职能职责,始终把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建立长效机制、提高服务效能、强化信用监管、加大宣传力度、激发内生动力等举措,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强化组织保障,建立长效机制。加强组织机构建设,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列入局党组会议重要议题,相关政策文件纳入局党组中心组重点学习内容。组织全体干部开展“人人都是环境,个个都是形象”主题研讨活动,将优化营商环境与日常工作紧密结合,改变思维惯性,提升理论知识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明确重点任务、牵头股室、完成时限、工作措施等,定期开展自查自纠,紧紧围绕制约水利部门营商环境优化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开拓思路、细化方案,逐级落实责任,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严抓整改,建立全局上下齐抓共管的长效机制。
强化行政审批,提高服务效能。严格落实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将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入驻市民之家进行集中办理,提供优质服务,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方便群众和企业办事”。推行一次办结、限时办结、证明事项告知承诺等制度,精简办事流程,压减审批时限,减少事项材料,切实破解企业和办事群众多头跑、跑多门、跑多次等问题,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同时实行“审批前移,提速增效”,对于防洪影响评价、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水资源论证等专业性强的行政许可事项,指派技术人员上门服务,帮助群众和企业理清审批流程和资料,实行“提前介入,靠前服务”,达到服务与需求无缝衔接。截止目前,共受理办结行政许可事项163件,无出错件、超时件和投诉件,审批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强化信用监管,维护公平公正。在行政审批、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工程招投标、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政府采购、单位年终评优选优等领域,加强信用信息核查和信用监管,推行信用承诺。建立水利企业法人、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建立并实施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按照权责清单,利用“互联网+监管”平台,加强信用信息应用,及时、准确、全面记录市场主体信用行为,构建水利行业领域信用管理长效机制,不断强化实施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措施。按照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对行政许可、行政处罚和行政检查等信息归集,公示行政处罚信息5条,行政检查信息20条,行政许可信息163条,“双公示”率达100%。
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宣传活动,采用出动宣传车、摆放展板、设置咨询台、悬挂横幅标语、散发宣传单等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水行政法规、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和诚信知识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多渠道宣传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上采取的政策措施,切实提高群众、企业知晓率,以更加主动有效的方式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形成“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个个优化营商环境”的浓厚氛围。找准工作重点,结合“三送三解三优”行动,组织工作人员走进基层、走进企业、走进群众,采取上门服务宣传惠企利民政策,了解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今年以来,开展水利法律法规宣传5场次,发放水利法规、“湘易办”、社会信用、安全生产、节约用水等宣传资料2000多份,按受现场咨询300多人次。
强化转变作风,激发内生动力。转变工作作风,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热爱水利、服务企业和群众的工作热情,充分调动干部履职尽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增强使命意识、担当意识、争先意识,激情工作、主动作为,真正把心思和精力集中到推动工作落实和经济发展上来。找准工作重点,结合“三送三解三优”行动,组织工作人员走进基层、走进企业、走进群众,宣传惠企利民政策,了解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困难。同时全力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水美湘村”、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供水安全、山洪灾害防御等涉及民生工程建设。据统计,今年以来,共实施水利工程建设项目20个,累计完成水利投资1.2亿元,有效发挥了水利投资在惠及民生中的重要作用,为全县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水利支撑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