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全力以赴抗旱保生产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2-09-26
进入9月中旬,各地农田还是没能盼来有效降水。当前,正值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关键期,面对困难,醴陵市各地干群全力以赴。截至目前,16.7万亩农田旱情得到缓解。
在浦口镇河泉村的稻田里,农户张申海拿起水管,再次给田里“干渴”多日的水稻浇水。今年,张申海流转了500多亩耕地,本以为会有个好收成,没想到现在面临这么久的干旱,两、三百亩耕地受到影响。
得知张申海的困境后,浦口镇立即安排专人上门排忧解难,调来一支专业打井队,帮助寻找水源并抽水灌溉。经过几个昼夜的努力,打井深度达到184米,终于成功出水。看着干裂的稻田里流进清水,张申海终于放下心来。“现在把井打好了,稻田有救了,后面的收成也有了保障,真是解决了我们农民的头等大事。”
王仙镇与浦口镇相隔不远,这里的旱情同样严重。目前,镇、村两级已经采取多种措施全力抗旱。
“我们组织了摸排,受到干旱天气影响的水稻面积大概有800多亩。为了抗旱救灾,我们使用了三台大水泵、十几台小水泵抽水灌溉,加上骨干山塘放水,基本上可以满足今年的农田灌溉用水,确保粮食生产不减产。”王仙镇香水村党总支书记肖可夫向记者介绍。
香水村需要灌溉的农田共计2000多亩,通过疏通水渠、购买水泵和安装节水灌溉设施等方式,用水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7月20日以来,醴陵90%以上的地区连续55天无有效降雨,已经达到特旱气象干旱等级。面对罕见旱情,农业、水利等部门高度重视、迅速作为,镇街、村组联动自救、快速反应。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确保秋粮丰收。
“全市新增提水设施800多处,修复河坝420个,疏通渠道350公里,打机井50余口,发射增雨弹24发。初步估算,全市已投入抗旱资金近1500万元,有效缓解了16.7万亩农田旱情。”醴陵市水旱灾害防御中心主任朱敏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