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备”“防”“抢”结合筑牢水利防汛安全屏障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2-08-09

今年以来,郴州市水利局积极践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备”“防”“抢”相结合,筑牢水利防汛安全屏障,成功应对了9轮强降雨和3号台风“暹芭”天气过程。


夯实基础备汛有序


2月中旬,郴州市水利局通过召开会议、印发文件通知等多种形式,要求全市水利系统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四不”目标,落实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措施,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全力做好迎战水旱灾害各项准备工作。3月中旬,由局领导带队组成7个检查组全面开展备汛检查,排查整改问题隐患48处。先后组织修订完善各类预案方案1993个,调整更新1038座水库、1134处水电站、2217处山洪灾害危险区、308处水闸泵站灌区、3393座重要骨干山塘责任人,完成12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与701处监测站点的运行维护,建立了由1768名组织指挥、水文气象、工程抢险、机电设备、应急救援等方面专家组成的水旱灾害防御抢险技术专家库。对全市水利防汛抗旱通讯和计算机网络设施、异地视频会商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等进行了全面检查整改。建立健全了领导会商、专家会商、市县联合会商等会商机制,加强了横向与纵向沟通协调,畅通了省市县三级水利部门之间、水利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水利部门与水利专家之间的信息渠道。基本完成2021年8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增加防洪库容151.0万立方米,苏仙区耒水治理等重要河流的重点地段完成了治理工作同时,市县两级水利系统储备了4667.8万元防汛物资。


盯紧重点,防御有力


面对入汛以来的9轮强降雨和3号台风“暹芭”天气过程,郴州市水利局“闻汛而动”,及时赶赴一线指导防御工作20余轮次,累计派出25个技术指导组、75余名水利业务骨干,下沉基层指导水利防汛工作。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汛情、工情,累计组织各类会商调度会议50余次,先后启动全市水旱灾害防御IV级应急响应7次、1次由IV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11个县市区累计启动县级应急响应74次。发送山洪灾害预警短信1.98万条,启动预警广播732次。采取市防御中心调度与业务科室指导相结合、业务科室检查与值班室抽查相结合、明察暗访相结合、市防御中心督查与市防办督导相结合的“四个结合”联防控手段,高频抽查暗访,严格督促各级防汛责任人员严格履职、到岗到位。累计抽查县级水旱灾害防御值班值守情况109次,涉及水库责任人276人、农村水利水电工程责任人154人、山洪灾害危险区责任人289人。按照“一库一策”要求,市县两级水利部门综合考虑水库工程状况、降雨、来水、蓄水、下游河道行洪能力等情况,逐一研究制定全市1038座水库的实时调度方案,下达33个洪水调度命令,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水库拦洪、消峰、错峰作用。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1038座水库共拦蓄洪水17.06亿立方米,减淹城镇199个次、减淹耕地面积67.76万亩次、避免人员转移25.12万人次。“6·4”强降雨期间,汝城县龙虎洞水库腾库500万立方米,削减洪水洪峰流量70立方米/秒,降低下游水位0.8-1.5米,减少淹没耕地2万余亩;汝城县两江口水库6月4日8时至12时洪峰期间维持300立方米每秒下泄流量,12时之后再控制下泄流量在300-450立方米每秒之间直至降至汛限水位,将下游集龙村河道洪水控制在了600立方米每秒的可承受能力范围内,较好地发挥了水库的错峰作用,最大程度地减轻了下游的损失。


应急处突,抢险有效


今年以来,市县两级水利部门按照“建设三支防汛抢险队伍”的要求,防汛机动抢险队、抗旱服务队以及社会建筑施工队伍等防汛抢险机动力量进行整合组织防汛相关责任人员、基层管理人员、巡查管护人员等开展业务知识培训187期次,组织山洪灾害危险区、中小水库下游等区域的群众开展防灾避险实战演练3373场次。对水利部门现有防汛抗旱物资设备进行全面清理和评估按要求足额补充储备到位,为应急处突打下了坚实基础6月20日23时20分,接到汝城县龙虎洞水库右渠大坪镇五桂村段发生山体滑坡导致大量泥沙堵塞渠道,可能发生漫堤的报告后,郴州市水利局迅速组织专家现场采取紧急疏通渠道、开挖泄洪口等措施,有效避免了人员伤亡和渠漫堤。6月21日4时11分,接到桂阳县四里镇五村小‖型水库发生大坝低洼段过水的报告后,湖南省郴州市水利迅速组织专家现场的同时,立即湖南水利厅值班室和郴州市委、市政府值班室报告,湖南省水利厅第一时间组织抢险技术专家组赶赴现场,在桂阳县四里镇组织下游13群众安全转移的同时采取铺设编织袋、彩条布增设子堤等应急抢险措施控制了险情





相关阅读

湖南郴州“备”“防”“抢”结合筑牢水利防汛安全屏障

2757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