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创新“河长+”模式 织牢护河网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2-01-13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六字”治水思路,醴陵市孙家湾镇按照“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致力推动河长制“有名”“有实”“有能”。以往,紧靠镇村河长步行巡河的方式,为日常巡查带来一定难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盲区和死角,对于一些破坏重点水域环境的行为,也无法及时取证制止。广大群众参与积极性也不高。因此,孙家湾镇为辖内重点水域安装高清电子眼,24小时对重点水域监控全覆盖。所有河湖利用无人机不定期巡查,切实提升了守护镇域河流生态环境的效率。同时,积极探索“网格河长”“民间河长”巡河护河模式,进一步充实河长力量,夯实全民共治共享水环境的基础。
醴陵市孙家湾镇内有小二型水库7座,有铁河、东龙江两条河流,总长达31公里。以往,河长巡河主要依靠步行查看的方式,为日常巡查带来一定难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盲区和死角。对于一些破坏重点水域环境的行为,也无法及时取证制止。同时,紧靠镇村两级河长巡河,全民参与管河护河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孙家湾镇积极探索,主动创新,通过在重点水域安装高清电子眼24小时护河、不定期利用无人机巡河、实施18个水域网格管理、建强民间河长队伍等防水,致力织牢织密智慧的、全面参与的护河网,为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水生态文明支撑和保障。
背景
孙家湾镇位于醴陵市南郊,距离城区7.5公里,总面积52.3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8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7万人。城郊小镇。交通区位优势明显,106国道、醴茶铁路、岳汝高速纵穿南北,榬泗线、S333城市南环线、醴娄高速横贯东西,形成“三纵三横”的大交通格局。经济强镇。辖内有注册企业14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家,就业职工10000余人。现已形成以陶瓷、烟花、新材料(电子、防水、耐火、气膜)、彩印包装为主的四大经济产业支柱。2011年获评株洲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十强乡镇”,是中国享有一定知名度的酒容器之乡,全球每生产3个陶瓷酒瓶就有1个来自孙家湾。文明村镇。境内生态环境优美,邻里乡风文明和谐,连续两届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先后荣获省级生态乡镇、省级安全生产示范乡镇、株洲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进乡镇、株洲市卫生镇等荣誉称号。
孙家湾镇辖区内有小二型水库7座,有铁河、东龙江两条河流,总长达31公里。以往,孙家湾镇河长巡河主要依靠步行查看的方式,为日常巡查带来一定难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盲区和死角。同时,对于一些破坏重点水域环境的行为,也无法及时取证有效制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违反“十年禁渔”有关规定现象偶有发生:“十年禁渔”行动开展以来,我镇主动实施为期10年的常年禁渔,期间禁止在铁河从事天然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禁止在集镇自来水厂铁河段饮用水源保护区从事渔业资源生产性捕捞和垂钓,禁止电鱼、毒鱼、炸鱼,禁止一人多杆垂钓。虽然我镇在禁渔方面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也采取了多种措施打击了非法捕捞和违规垂钓行为,但我镇地处城郊,还是有一些城市垂钓爱好者选择来我镇水域垂钓,仍存在一人多杆、在一级饮用水源处垂钓等知法犯法的行为。甚至,受禁渔带来的鱼价上涨的利益驱使,有人在铁河从事捕捞活动。二是入河口严防污水排放压力较大。孙家湾镇养殖户91家、企业140余家,入河口废水排放监管压力较大。三是重点水域监管有需要。集镇自来水厂铁河段取水需满足全镇1万余人生活用水,要确保用水安全,需加强监管。同时,群众随意将垃圾倾倒至河流,不易发觉。四是河流狭长巡查难度大。因我镇河流有些比较偏僻,出于安全考虑,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盲区和死角。有些河道塌方、枯枝、漂浮垃圾等,可能影响河湖水环境。
主要做法成效
孙家湾镇党委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六字”治水思路,种好“责任田”、打好“组合拳”,不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抓住“河长制+天眼+网格+民间河长”这个治水的“牛鼻子”,构建全覆盖护河网,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致力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目标。
“河长制+天眼”智慧巡河。根据镇村两级河长巡河交流,依靠步行巡河的方式,为日常巡查带来一定难度,有时存在饮用水源处垂钓、一人多杆垂钓、乱倒垃圾等不良行为不容易及时被发现;对一些破坏重点水域环境的行为,也无法及时取证制止;还有一些河湖位置偏远的岸线不方便开展巡河,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盲区和死角。针对这些客观存在的巡河困难现象,孙家湾镇河长办及时研究,一方面在镇域东龙江、铁河重点水域安装了高清监控电子眼,24小时对河湖岸线违法行为进行远程监控,工作人员只需在政府的数字化网格中心轻点鼠标,便可以清晰查看水域实时动态,同时回放镜头,第一时间掌握破坏水环境的不良现象。另一方面,针对偏远河流岸线不方便河长开展巡河的地方,孙家湾镇利用无人机开展巡河,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治,甚至实施执法行动,确保河湖干净和良好秩序。
借助科技手段推行空地结合、人机结合巡河新模式,让高清电子眼担任重点水域“巡河员”,可以随时提醒周边人员,注意保护水环境。让无人机担任“巡河员”,一扫“盲区”,全方位观察河湖情况,水面漂浮物、排污口,甚至违章建筑都一览无余。无人机飞行状态稳定,成像功能出色,可靠性高,非常适合大范围的河道巡查工作。今年来,孙家湾镇通过借助天眼“高清电子眼+无人机”智慧巡河,助力孙家湾镇河长办会同镇派出所现场制止违法违规行为12次,教育违规垂钓26人次,收缴钓鱼竿16根、地笼网5张、拦河刺网2张、电鱼机1台、皮划艇1艘。
“河长制+网格”分段管河。孙家湾镇河流长,为方便管理,在每段河流明确河长的情况下,镇河长办将全镇划分为十八个“水域网格”,再将机关干部和支村两委划分到相应的“水域网格”,负责本网格内的水生态保护,重点对沟河沿线脏乱差问题、管理范围内正在发生的违搭乱建水事违规违法行为及电鱼、炸鱼、毒鱼、入河口排污等现象进行巡查,发现问题随时反馈镇河长办,有效地补齐了河道长效管护中监管短板。各村点长每周至少督查所辖“水域网格”1次,靠前指挥,协调推进综合治理、协调监督日常保洁和维护养护等工作。孙家湾镇将河道纳入网格化管理后,定期巡河入河口,严防企业废水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处置电鱼行为3起、非法捕捞1起。交办一般问题20起,清理涉河垃圾8吨、河道枯枝树木5处,修复塌方河堤5处。
“河长制+民间河长”全民护河。河长制工作的推进,除了需要镇村两级干部的不懈努力,更需要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提高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形成全民共治的良好局面。孙家湾镇积极组织开展“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村、进农户、进村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主题宣传,悉心向学生、企业主、群众等讲解和宣传河长制的目的和意义,普及治水知识,积极推广生态理念,积极营造河湖保护良好氛围。各村均通过村规民约的方式,将河道环境保护纳入村民自治范围。通过持续宣传发动,村民对河湖的保护意识明显增强,越来越多的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到共建美丽孙家湾河湖工作中来。孙家湾镇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吸聚和利用社会力量,挑选了一批注重河流、水库附近,热心环保、关心水环境的老党员、老干部、老同志等,其职责就是配合责任河长共同参与沟河管护,增加日常巡河频次,及时发现问题,能独立即行处置的现场整改,难度较大的逐级上报村镇并督促整改。
经验启示
“智慧河长”巡河高能高效。孙家湾镇河长办用上高清电子眼后,可以实时查看河道污染源治理情况和水质变化情况,也时刻提醒群众不能破坏水环境。同时,借力无人机“智慧巡河”,没有盲区、没有死角,过去看不到、到不了的地方现在都在监控范围内。通过“天眼”智慧巡河后,与人工巡河相比既省时又省力,真正实现了让智慧天眼“多跑路”、让河长巡河提升效率。
“网格河长”管河有声有色。随着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细化管理内容、提升服务效能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点所在,为适应这一要求,孙家湾镇通过建立“水域网格”制度,进一步加强河长巡河力量,丰富河长巡河内涵,有力促进了河湖水环境保护。
“民间河长”护河共治共享。镇上招募民间河长不仅填补了我们巡河工作的空白,加强了日常巡河工作,为河长精准治理提供了条件,而且,这些民间主动融入河湖水环境保护中,人人都是护河“主人翁”,进一步带动影响身边群众提升水环境保护意识,真正认识到共治共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