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苏仙区荣列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0-12-22

为深入贯彻“节水优先” 方针,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考核”要求。自2017年6月,苏仙区被确定为全省第一批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县(区)以来,区领导高度重视,保障有力。当即,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区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


在推动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进程中,苏仙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爱水管水节水治水”行动,努力创建县域节水型社会,实现节水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较好的完成了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任务。


深入水宣传“爱水”


营造宣传氛围。充分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契机,大力宣传水法及节约、保护、安全用水的知识,发放宣传资料120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300条 。强化宣传成效。开展节水宣传“三进”活动,累计进单位、进学校、进社区220余次,在街道、社区、学校和区直各单位庭院设立了节水工作宣传专栏110处。创新宣传方式。注重从学生抓起,培育节水观念。与校区开展合作,结合实际向学生发出节水倡议书、开展节水知识演讲赛、组织学生设计以节水为主题的手抄报。


健全水之都“管水”


强化用水定额管理。严格对照“三条红线”和用水定额标准,对新、改、扩建的取水工程认真搞好水资源论证和审批许可,累计完成110余项申请项目。推进用水计划管控。严格控制年度取用水指标、不定期对用水单位监督检查;推进用水计量,其中农业灌溉用水计量达到了60%以上,工业用水计量率达到了100%,12家重点取用水企业安装国家水资源在线监控系统。落实水价机制。严格执行居民生活阶梯水价制度,对非居民用水超计划超定额实行累进加价制度,按标准足额征缴水资源费;探索灌区水价综合改革试点。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业水价形成机制,推进农业水权制度建设,建立农业用水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


推进水项目“节水”


全力建设节水型单位。22个企业(单位)和小区创建了省级节水型荣誉称号,其余企业(单位)和小区均达到市或区级节水型标准,12个重点用水行业基本完成了节水载体建设。严格控制供水管网漏损。通过加强管网探漏、维修、巡查力度,严格控制管网漏损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到了10%以内。认真开展水平衡测试工作。聘请专业公司进行水平衡测试,并对测试出来的问题和漏点全部整改到位。积极推进节水农业发展。通过综合考虑水源条件、种植结构、种植规模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了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模式,组织实施洞尾村泉塘农场、瓦灶村果子园等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覆盖灌溉面积4.69万亩,农业节水灌溉率90%,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着力创建节水示范点。新建小区因地制宜,利用天然山水、采取雨水收集、废水回收处理再利用和循环使用等措施解决喷泉景观和绿化浇灌用水,成为全区节水工作的示范样板。


改善水环境“治水”


夯实治水基础建设。积极协调配合相关部门完成了雨污分流、雨水收集利用,新建污水管网140余公里、新建大型污水处理厂7家。创新再生水利用。通过处理后的再生水主要用于农业灌溉、城镇绿化用水、城镇公共用水等,再生水利用率达到了15%以上。推动河湖生态修复。投入4.5亿余元,已完成河道综合治理18.81公里,新建达标堤防10.99公里,新建生态拦河闸2处,建成城际绿道37.64公里,有效解决了一批水安全、灌溉、岸线保护问题。







相关阅读

郴州苏仙区荣列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14053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