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县:美丽的蒸水河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0-09-04
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衡阳县创建了一大批美丽河湖。其中蒸水脱颖而出,蒸水衡阳县段全长122公里,现在河岸管护井然有序,无违章建筑,树木葱茏,满目翠绿;河面无漂浮物,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质常年稳定在Ⅱ类水标准,沿河村民赞不绝口。
抓科学谋划,攻坚克难。一是因地制宜、因点施策,分段选择治理措施。蒸水衡阳县西渡镇新化村段利用田园综合体项目,整合各部门资源,在沿河两岸建设高标准风光带,打造清花湾休闲中心,力争进入全国乡村振兴的示范片区。西渡水闸除险加固工程项目已于2019年1月30日正式投入运行,成为集供水、防洪、灌溉、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水利人文景观工程,开创了全省除险加固之先河,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二是狠抓污染源治理。用2年的时间完成了蒸水衡阳县段60个行政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改造;建设了九座高标准的乡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14万吨/天;严格执行禁限养区制度,关停临河500m内养殖场78家,限养区50家养殖场按规定完成了整治提升;实施河道疏浚工程,完成河道清淤11公里,治理黑臭水体4处,封堵入河排污口18个。
抓水岸同治,以点带面。一是垃圾分类。蒸水衡阳县西渡段新建两座农村垃圾分类转运站,从源头上减少垃圾量,防止垃圾入河。特别是西渡镇梅花村,创新做法,首推“厚德同心积分银行”,让老百姓“存垃圾、换积分、兑物资”,优化了乡村文明治理格局。二是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拆除涉水违章建筑2栋,临河垃圾池38个,同时结合改水改厕措施,截污减污,沿河两岸实现了由“脏、乱、差”向“洁、美、齐”的转变。三是成立了保洁队伍。沿河9个乡镇均成立了专业保洁队伍,投入经费450万元,对河道水面漂浮物进行打捞,确保水面整洁,实现“水清、岸绿”的总体目标。
抓全民动员,营造氛围。积极培育发展村党员干部先锋队、民间河长、河小青等环保志愿者队伍,通过宣传车、进校园开展“小手拉大手”、“同写一篇作文、共护母亲河”等活动方式,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治水氛围,形成全民治水的强大合力。群众的治水理念也由“要我治”转变为“我要治”,爱水、惜水、护水等文明意识被唤醒,生活习惯明显好转,从旁观者变成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
抓信息化水平,实现河流智慧管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成河长信息、河流档案、水质监测、河长巡查“信息平台”,新增龙口河坝、三湖河坝、台源水闸、西渡水闸、英陂水闸在线监控设备设施。全面提高河流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河流智慧管理。
抓建章立制,形成长效管理。一河一策,因段施策。以细化的规章制度,严肃的问责机制确保治水工作长效管理的落实,强化镇村干部的主体责任,将河道保洁、水环境综合治理纳入镇村考核的主要内容,与镇村干部待遇挂钩,确保河清岸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