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一名猪倌的“转型史”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20-06-30
五月的东江湖,美得有点耀眼,波光粼粼的湖面,一艘载满红红的夏李的船上,果农笑呵呵地急着上岸,那笑容随着船后的涟漪荡开。阳光下,资兴市白廊镇白廊村像一只寿龟伏卧在湖岸,漫不经心地看着累了的果农躺在草地上休息,看他们把身躯的疲惫带给飞翔的鸟儿和漂浮的白云,再跃过高高的罗霄山飘到九霄云外。
苍翠的树干上,知了此起彼伏地叫着,像是要把整个夏天勾进树荫里。村民何灵辉却顾不得擦掉额头的汗珠,将养殖户送来的畜禽粪污搬到自己的有机菌肥厂厂房内,搬完后才用草帽扇两下解凉。何灵辉能吃苦,这是有传统的。1986年东江湖蓄水,“一坝锁东江,高峡出平湖”,一辈辈山里人悠长的历史就这样被永远封存于千顷碧波之中。与乡邻一起,何灵辉一家移民后靠搬到现在的半山腰,记忆中,父辈最常念叨的就是“青石板上立家园”的不容易。
美好生活来之不易,何灵辉踏实肯干。2000年,何灵辉开始做生猪规模化养殖,存栏最多时有1500头,年出栏最多2000多头,行情差的时候都能挣三五十万元,他也成为当地有名的“养猪大户”。产业越做越大,何灵辉先后当上了资兴市、郴州市人大代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生猪养殖也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之一。
湖中的生灵,以它此消彼长的姿态生活着,山鸟鸣虫总有它们咏叹和攫取的天然规则,而人类的生产生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却是很难修复的。
生猪养殖产生的大量粪污无法处理,养殖户顺势就排放到东江湖,导致很长一段时间,湖的水质严重受损。随着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人大代表,何灵辉参与了多次东江湖保护的调研,他逐渐意识到,在东江湖边做生猪养殖不是长久之计。2014年,资兴市正式启动生猪退养,他第一个签订退养协议。在何灵辉闲置好几年的旧猪舍里,记者问他,放弃辛苦打拼下来的产业,会不会有遗憾?何灵辉回答,这都是短期的,不会长远。退养后,他考察过很多项目,也迷茫了好长一段时间,后来想到自己原先从事生猪养殖对东江湖有污染,是不是要找一个对东江湖起到保护的项目,便有了现在的有机菌肥厂。从何灵辉的脸上,我看得出人到中年从头开始的不易,但这山湖、土地、飞鸟、云雾之中,包裹了他对家乡沉甸甸的爱。
如今,何灵辉的有机菌肥厂发展势头越来越好,每年能消化掉7000多吨粪污,生产有机菌肥上万吨,深受周边县市及附近的农户青睐。既有效消化了养殖畜禽排出的粪污,又降低了农户化肥用量,何灵辉也从一个生态环境的污染者变成了保护者。白廊,何灵辉记忆中的穷水乡,依托烟波浩渺的东江湖,土垒房变成“乡间别墅”,沿湖旅游业、民宿业逐渐发展,五月,夏橙熟了、杨梅红了、枇杷黄了,引得游人陶醉酣畅。
黄昏已至,青山隐隐,我们坐在东江湖边的石头上,安静地听湖水拍打河床,何灵辉凝视远方,仿佛走进了一段悠远的旧时光。如今,东江湖不仅是郴州市区的主要水源,还是长株潭城市群的战略水资源。美好才刚刚开始,东江湖美妙的山水旅程就是人与自然的一次次对话:2017年6月26日,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正式启用;2018年11月28日,东江引水一期工程正式通水;2019年5月6日,郴州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将东江湖作为主战场……东江湖738公里的湖岸线,不仅是一幅水墨长轴风景画,更是一条悠然铺陈绿色发展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