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河长护碧水,市场管理促成效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8-08-21
石湾镇地处衡东县城以北35公里的湘江东岸,镇域面积77.6平方公里,境内除湘江河以外,还有小登河、石湾河两条湘江一级支流,其中湘江河道16公里,石湾河5公里,小登河10公里,三条水系贯穿全镇10个行政村,3万余人受益。
石湾镇一直把河道保洁作为整个河长制工作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全镇关于涉河涉水相关违法行为的整治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确保河长制工作精神进宅入户,深入人心。该镇通过召开会议,制作宣传标语、横幅等多种形式,对河长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行广泛宣传引导劝导,目前该镇已制作固定宣传牌近20处、横幅标语百余条。二是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氛围。该镇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在河流沿线村设立了河段长,均由支部书记担任,要求各河段长对辖区内的河段进行每月不少于4次的全程踏勘,对发现的问题“早处理、早解决”,并将该项工作纳入了政府年终目标管理考核,对发现问题不及时解决,存在拖、靠、要的行为,进行量化打分,与经济挂钩。三是保障财政投入,实行市场化管理,民间河长促保洁。湘江两条一级支流与湘江的汇聚口均分布在石湾镇城区范围内。石湾镇结合、工作人员偏少等实际情况,在河道保洁工作中想了一些办法,采取了一些措施,将湘江镇辖区范围内的16KM,鳌洲岛四周、石湾河往上2.3KM,小登河往上1KM的水域保洁任务,采用市场化管理模式,通过费用总承包方式,明确了由镇民间河长谭志坚负责,并由镇政府对民间河长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考核。此举,极大地发挥了民间河长的工作积极性,该民间河长对镇内所有河道实行一日一巡查,发现垃圾及时清理,实现了日常巡查监管、垃圾清理、情况反馈常态化,人员力量得到了显著增强。
通过种种举措,目前,石湾镇河长制工作初显成效,迈上了新台阶。一是河道保洁、综合环境卫生情况明显改善。河道漂浮垃圾明显减少,河岸生活垃圾全部消失,“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河道初步形成。二是群众的环保意识明显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水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也明显增强,河道治理等工作深入人心,家户喻晓,为河长制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三是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随着全镇河长制工作不断地向纵深开展,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群众的满意度显著提高。走进石湾,再也看不到河面上漂浮的垃圾,一泓碧水流入千家万户,流进了当地老百姓的心田。
湖南水利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