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水利工程“勇挑”防旱抗旱“大梁”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9-10-11

今年7月中旬以来,我省持续晴热高温少雨天气,干旱不断发展蔓延。全省各类水利工程勇挑防旱抗旱“大梁”,充分发挥蓄水保水、供水灌溉功能,确保大旱之年无大灾,防旱抗旱基础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目前,干旱对我省农业影响趋轻,农村生活用水风险存在进一步加大的可能,全省干旱总体可控。


完善水利工程体系,夯实防旱抗旱基础


随着近年来水库除险加固、清淤扩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巩固提升,全省水利工程防旱抗旱基础作用日益夯实。目前,全省167万处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汛期可蓄水量220多亿立方米,较2013年增加了26亿立方米。全省建成的5.6万处集中供水工程、7.32万处各类灌区,有效保障了4700余万人、4000余万亩耕地生活、灌溉用水。此外,湘北、湘西北等部分地方建成的引调提水工程、抗旱小水窖小水井等应急水源工程,是应急抗旱的“最后保障”。


及时蓄水保水,努力增储抗旱水量


7月中旬雨季结束后,各类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根据气象部门预报和水利部门发布的干旱预警,科学研判后期干旱形势,及时拦蓄尾洪,蓄水保水。7月底,全省各类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供蓄水174.7亿立方米,占计划蓄水的77%,较历年同期偏多15%,为后期抗旱储备了相对充足的水量。扩容后的涔天河水库今年7月底蓄水10.73亿立方米,占计划蓄水的88.4%,极大减轻了下游江华、道县等地城乡供水和8.6万亩灌溉用水压力。


加快水毁修复和管网渠道疏浚,畅通“最后一公里”


7月18日,今年最大一轮暴雨洪水刚一结束,省水利厅就对水毁工程修复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地积极行动,加快水毁水利工程修复,加大供水管网、灌溉渠道管理和清淤疏浚,全力恢复水利工程水旱灾害防御功能,有效畅通了抗旱供水灌溉“最后一公里”。水利工程水毁严重的株洲、衡阳等地迅速组织动员县市区不等不靠,采取非常措施,全力推进水毁工程应急修复,为后段防旱抗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截至目前,株洲、衡阳除个别乡镇发生较为轻度干旱外,其他地方均未发生明显干旱。7月中旬暴雨洪水结束后,韶山灌区组织对干、支渠清淤扫障,确保了灌区80多万亩农作物、韶山市区群众饮水无忧。


科学调度管理,合理有序利用水资源


干旱发生后,各级水利部门科学调度水利工程,确保有限的水源抗旱效益最大化。省水利厅加强与省电力部门协调,调度省调大型水库适时调整发电出力,确保下游生活生产用水。岳阳市从7月中旬开始,调度铁山水库向市区和岳阳县城区、灌区供水8000多万立方米,有效保障了150万居民、灌区60万亩农作物用水安全;华容等湖区县市利用当前外江外河水位较高的有利时机,开启涵闸109处,向垸内沟港河渠引水8000多万立米,有效保障了城乡供水。常德临澧县为保障青山灌区灌溉用水需要,连续4次对青山水轮泵站压电提水60余天,累计提水6000余万立方米,有效保障了灌区20多万亩农田灌溉。







湖南水利二维码

  

相关阅读

全省水利工程“勇挑”防旱抗旱“大梁”

10473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