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2-08-03

  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行政验收组于日前对岳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开展行政验收,长江委水资源局巡视员张光富、省水利厅副厅长刘佩亚、水利部水资源管理中心博士陈莹、市人大副主任包忠清、市政府副秘书长廖长生,以及节水型社会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有关领导全程陪同验收。   2006年,岳阳市被水利部列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城市,成为我省首个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市。近6年来,我市年用水总量已由31.2亿立方米下降至29.3亿立方米,万元GDP用水量由425立方米下降至190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242立方米下降至133立方米,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6,工业用水重复率达到94%,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96%,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了非常明显的工作成效。今年3月,水利部对我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开展专家评估验收,并顺利通过专家组评估验收。   日前,行政验收组一行现场查看了金凤桥水库,参观了湖南理工学院、巴陵石化、天伦城小区节水设施以及井塘节水型灌区,认真观看了岳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专题片,仔细听取了岳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情况汇报,并形成行政验收意见。认为岳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有成效,取得了宝贵经验。领导高度重视。各级各相关部门责任分工明确,形成了上下互动、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宣传教育深入。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节水知识宣传,营造了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的良好社会氛围;制度体系完善。出台完善与节水型社会建设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体系,全面建立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示范创建有力。开展节水型企业、单位、学校、社区、灌区创建活动,有力推动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全面开展;配置优化合理。大力实施河湖连通、城镇引水、水源地保护、水环境整治等工程体系,有力改善了城乡水资源的配置格局,提高了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市场机制健全。全面实施计划用水、定额用水和阶梯式水价制度,通过政府引导、资金补贴,逐步形成了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和节水建设的良性投入机制;管理体制创新。整合部门职能,初步建立了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组建农民用水户协会,基本实现了灌区农民自主管理、自主决策、自主监督和自主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大力推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加快高产型、高效型现代农业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日渐成为了全市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   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行政验收组一致同意岳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通过验收,并建议授予岳阳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称号。
相关阅读

岳阳市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顺利通过验收

7627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