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湖南省防灾减灾效益明显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0-12-09

2009年湖南省防灾减灾效益明显 2009年汛后,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组织技术力量对全省洪涝灾害损失进行了评估,全省防灾减灾效益明显,夺取了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 去年我省先后发生了五次较为明显的大范围降雨过程,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导致部分地区溪河猛涨、山洪暴发、山体滑坡,大量房屋受淹、倒塌。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超前部署,积极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取得了抗洪抢险的全面胜利。据统计,五次洪水过程,全省共投入资金2.26亿元用于防洪减灾,通过强化措施、落实预案、加强调度,取得了显著的减灾效益。 一是最大程度的确保了人员安全。在迎战强降雨过程中,各地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省防指专门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强化转移措施,确保人员安全。各地加强监测和巡查,及时启动预案,提前做好转移工作。五次洪水过程,全省共转移人口45万人(其中因避免山洪灾害转移人口35.89万人),避免人员伤亡2662起近二万人,解救洪水围困群众5.63万人,减少受灾人口195.85万人。充分体现了防洪减灾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限度的减少了人员伤亡。6月7日晚,邵阳绥宁县县防办根据省市防汛部门要求,及时启动预警,发布预警信息,及时正确地把灾害性气象信息通知到位。6月9日,绥宁突降暴雨,红岩、瓦屋、黄土矿、唐家坊受灾严重,全县紧急转移群众7万人。洞口县委县政府于6月8日凌晨2时50分组织带领公安、民政、水利、安监等部门负责人冒雨火速赶赴花园镇、高沙镇、毓兰镇等地,与乡镇党委、政府一起连夜组织干部群众疏散转移群众,背、抬老人、病人和小孩,解救围困群众260余人,转移疏散群众5000余人。全县未发生因洪灾死亡事故。“7.24”暴雨洪水过程中,怀化洪江市、乡两级紧急行动,24日夜紧急转移深渡、熟坪和龙船塘等地群众桂花园乡桃李园村、河滨路办事处、南岳路低洼地带被洪水淹没4米左右,紧急转移400人。因河水陡涨,会同县黄茅、肖家等乡镇5000多名群众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市、县两级紧急调度民兵预备役、应急分队、冲锋舟和船只,迅速将临危群众转移安置到安全地带。26日,益阳安化县紧急转移山洪威胁区人口690人,该县大福镇梅村二组刘洪华一家3口紧急转移后,他家房子全部倒塌。28日0时左右,双牌县塘底乡刘家寨下坪口一带泥石泫暴发,村干部紧急组织5户13人安全转移,并妥善安置,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正是由于预警及时,转移到位,“7.24”全省就转移群众16.2万人,取得了抗洪救灾的重大胜利。 二是最大程度的减少了财产损失。在今年的山洪灾害防御过程中气象、水文部门的准确预测预报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汛期几次主要暴雨天气过程,气象部门都提前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发布气象专题汇报65期,发送气象预警短信近3000万条次。水文部门主动及时加强了对部分中小河流的水情测报工作,全省水文系统共提供水情分析与预报近40期,发布水情预警短信息1000多条。国土部门也通过电视媒体紧急播发各类地质灾害预警信息多次。各级政府及时组织部群众加强防范,严密防守,根据雨水情的变化,强化水利工程的调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洪水造成的损失。据统计,五次洪水过程共减淹耕地29.44千公顷,避免粮食减收25.6万吨,避免县级以上城市受淹1座,减灾经济效益达18.24亿元。 三是最大程度发挥了工程效益。各级防指加强了对各类水库(电站)的实时调度,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水库(电站)拦洪、削峰作用,有效减轻了灾害损失,同进有效利用了雨洪资源。在强降雨到来前,五强溪、凤滩、柘溪等主要防洪水库加大发电出力,在洪水入库前,几次成功消落了起涨水位。对于人口密集区上游的水库尤其是病险水库,各地迅速降低水位,病险严重的、除险加固未验收的水库,都严格控蓄甚至是空库运行,同时加强防守力量,及早作好下游受影响区域群众的紧急疏散,转移工作。“6.28”暴雨发生前,省防指根据气象形势适时调整了五强溪、凤滩、江垭、皂市等大型水库运行方式,加大了湘西北各大型水库发电出力,通过满负荷发电消落水位;在洪水来临前,江垭、皂市水库水位分别比汛限水位限8.59米和11.51米,做到了腾库迎洪,两座水库均没有开闸弃水,既有效降低下游河道水位,确保了行洪安全,又增加了蓄水发电效益。
相关阅读

2009年湖南省防灾减灾效益明显

7634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