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事迹长存人间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0-12-09
英雄事迹长存人间
尊敬的各位领导:
今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与大家一起追忆英雄往事,学习英雄精神。我的报告题目是——
英 雄 事 迹 长 存 人 间
邓 满 荣
曾经以为,英雄离我们很远、很远,英雄应该出现在硝烟弥漫、炮火纷飞的战场,在和平年代,或许只能从电影、电视的艺术形象中感受到英雄人物的气慨。现在,我才明白,英雄其实无处不在,有困难,有危险的地方就有英雄;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就有英雄!英雄也并不遥远,我们的身边就有英雄。他就是从事了三十一年水利工作的桂阳县樟市镇水利管理站水利员曹述军。
一滴海水可以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芒,点滴小事可以透射出英雄的伟大。曹述军同志牺牲后,随着对他了解的深入,使我们真正体会到英雄的诞生绝非偶然。他的子女在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他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其牺牲时的几十本日记。翻开烈士从青年时代开始直至其牺牲时写下的几十本日记,我们从中深刻感受到在烈士成长的岁月中,始终有一种精神在支撑着他。这种精神就是始终坚守一个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水利行业“献身、负责、求实”的精神。
曹述军工作了二十八年的樟市镇,既是他可爱的家乡,又是水事纠纷频发多灾多难的移民区,是欧阳海库区淹没最多、移民受损最大的镇。上世纪七十年代兴修欧阳海灌区时,全镇共有7个村委会,53个村民小组成了淹没区,原有的良田沃土,好井好水,好家好园,成为一片汪洋,新开傍山田和高岸田全靠移民时国家提供的电排机埠抽水灌溉。樟市境内共设排灌机埠39处,总容量1500千伏安,线路总长度40余公里,7个村委会,29个村民小组,1000多户人受益,移民全靠电排抽水灌溉,靠电吃饭,靠电维持生计。没有电抽水,天旱时田土干涸,庄稼失收;天涝时沿河两岸田土被淹,庄稼还是失收,电成了移民区犹如空气和水一样不可缺少的生命线。而304线就是这根担负移民区供电的生命线!304线线路长、建设标准低,沿线变压器多,无功消耗大,管理成了老大难,被人称为鬼见愁。304线起初是归供电公司管,没管好;供电公司转给移民办电灌站,也管不好;电灌站几次下放到洋市乡政府、樟市乡政府去管,还是管不好,几易其手,最后谁也不愿管,谁也管不好。群众怨声载道,多次到县政府上访和到欧阳海灌区请愿、甚至闹事。为了304线,有人罚过款;为了304线,有人游过街;为了304线,有人被拘留过;为了304线,有人还蹲过大牢!304线成了瘟役之神,谁挨上谁倒楣!就在人人都避之不及时,曹述军可不信这个邪,他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他倒要碰碰这个瘟神。朋友劝过他,说:“这么多人都管不好,你不要逞能了!”同事也劝过他说:“304线管一个,倒一个,我们可不愿看到你栽倒在这里!”年迈的母亲眼里噙着泪花,虽然没有说什么,但他已经从母亲的眼里读懂了此时的心情。
“三思方举步,百折不回头”。这是曹述军在日记中的自我写照。1994年初,他毅然接管了304线。他接管后,一方面顶烈日、冒酷署,逐村逐组改分散装表为集中装表,选思想好、深人心、有威望的干部管电;另一方面将工作认真负责,懂技术的人选为机手,对排灌设备进行管理维护,并实行一把锄头管水,把水渠修好,尽量节约用电,该抽就抽,不需要就不抽。再则,加强管理和督查,天天奔走于村子之间,田间地头,机埠跟前,跟不交电费的人打交道,跟江里、塘里有水可引却不引的人打交道,跟下雨天仍然抽水浪费电的人打交道……有二次还差点因紧急抢修被电打死,就这样凭着自己对工作的执着和高度的责任心,他硬是让304线的管理步入了正轨,正如他在日记中写道:“作为线路管电人,能够看到304线有电,听到领导及人们发自内心的喝彩,再苦再难也就心满意足了,也就更有信心了。”
2000年,身为水管员的曹述军被樟市电站职工推选为电站站长,这时的电站,由于发供分离,近区遗留问题复杂,电站频临倒闭,职工人心涣散。他担任站长后,为了让水电站起死回生,曹述军把电站当成了自己的家,他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组织全站职工进行渠道清淤,把沉积电站渠道多年的淤泥全部清理,身先士卒;新修了三百米长的引水渠,扩大了截水面积,充分保证了电站用水;实行农排用电与家庭用电照明表分开;大力整顿电站附近村的用电秩序,使附近几个村的用电由过去照野电、用霸王电改为按表照明;他挨家挨户地做群众工作,把国家的政策给群众作了耐心、细致地说明,发动电站职工东挪西借凑了六万余元,把原来建电站所占地田土给了村民一次性补偿,解决这一起多年未结的历史遗留问题;对偷电盗电行为进行坚决打击,电站终于又起死回生了。
作为与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基层水利工作者,曹述军同志始终遵循着“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这样一条原则,对水利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表现出强烈的责任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在每年的防汛期间,曹述军同志时刻坚守工作岗位,始终站在防汛的最前沿。特别是2006年入汛以来,我县遭受了“5.6”、“6.14”“7.15”、“7.26”四次特大洪水袭击。特别是 “7.15”期间,樟木乡7座小型水库中有6座溢洪,是当时全县危险系数较大的区域。洪水期间,曹述军不顾50多岁带病的身体,冒着倾盆大雨,组织群众一个一个水库查险处险。7月15日晚,由于特大暴雨,该乡莲荷水库水位急剧上涨,随时有漫坝的可能。情况万分紧急,如果不及时排险,后果将不堪设想。汛情就是命令,晚上12点,曹述军带领两名职工冒雨火速赶赴莲荷水库组织抢险。在去莲荷水库的路上山体滑坡了,车子无法通行,只有弃车步行。情况万分紧急,曹述军同志与乡分管领导会商后电话要求村干部紧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受洪水威胁的村民要随时做好安全转移的准备,党员干部要负责作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稳定情绪;二是要求村干部随时掌握、上报水库水位上涨情况;三是召集劳力上坝做好新开挖溢洪道的准备,务必确保大坝安全。在行进途中,由于山体严重滑坡,整个去路被全部堵死,鞋子被陷进到泥巴里,只得赤脚前行,身子随时有被滑坡体掩埋的可能。在这种情况下,乡政府有个别人思想上打退堂鼓,但曹述军同志坚定地说:“就是爬也要爬过去”,就这样,打着赤脚经过近一个半小时7公里的艰难跋涉,于16日凌晨1点半左右抵达水库大坝现场。一到莲荷水库,他不顾劳累,迅即查看险情,确定排险方案,与群众一道开挖溢洪道,装泥、打沙包、扛砂袋,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大坝上总是可以看到他匆忙而疲惫的身影,听到他沙哑而急促的声音。在他的精神感染下,在场的党员干部和群众顿时士气高涨,大大增添了战胜洪水的信心和勇气,终于在16日早上8点左右控制了险情,保住了农田和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007年,他已调往家乡樟市镇工作,适逢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在桂阳召开,樟市镇作为主会场共开工病险水库治理工程3座,烟水配套工程田间大小渠道16公里,龙家河整治二期工程3.5公里以及高塘村小农水项目等等。工程项目多、任务重、时间要求紧,但他克服重重困难,为党委、政府分忧,配合县水利局勘测、设计、施工,天天坚守工地,为现场会的圆满召开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为桂阳县获得全省水利建设十强县尽到了一个30多年水利人的职责。没有谁要求曹述军做得如此完美,是他自己逼着自己近乎空前的高尚;没有谁要求曹述军近乎苛刻的严谨,是他自己刻意追求的人生境界;没有谁要求曹述军做一个近乎完人,是他自己一以贯之而舍身成仁。这就是曹述军——一个默默无闻几十年的基层水利人,一个普普通通、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