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硕辅在纪念第十五届“世界水日”暨第二十届“中国水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0-12-09

张硕辅在纪念第十五届“世界水日”暨第二十届“中国水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生命之水国际行动10年的第三年,明天是第十五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届“中国水周”。在本届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到来之际,举行这个座谈会意义深远,省人大、省政府对这个活动十分重视,王主任、杨省长亲自参加,有关部门的领导、新闻单位的朋友都来了,这对我们是一个极大的支持和鼓舞。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水利厅报告2006年度湖南省水资源情势。 一、水资源状况 2006年我省年降水深1499毫米,与2005年比较偏多8.5%,与多年平均数基本持平;年地表径流量1751亿立方米,与2005年比较偏多5.2%。全省水资源总量为175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量1689亿立方米多69亿立方米,属平水年份。 二、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2006年我省全社会供(用)水总量为33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312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19亿立方米,供(用)水总量比2005年略有增加。2006年,我省城乡居民生活用水3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82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201亿立方米,其他包括农村牲畜、建筑业、服务业、城镇环境等用水15亿立方米。2006年全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19%,属于中等开发利用水平。 三、主要水域水资源质量状况 2006年湖南省水环境监测中心在全省主要江河上设置了水质监测站点115个,监测河长4386公里。根据监测及分析,全年Ⅱ类水质河长1796公里,占监测河长的41%;Ⅲ类水质河长911公里,占监测河长的21%;Ⅳ类水质河长884公里,占监测河长20%;Ⅴ类及劣Ⅴ类水质河长795公里,占监测河长的18%。污染河段主要是粪大肠菌群、氨氮、挥发酚、石油类、总磷、溶解氧、砷、汞等项目超标。与2005年比较,Ⅱ、Ⅲ类水质河长比例减少,Ⅳ类水质河长比例增加,Ⅴ类及劣Ⅴ类水质的河长也有所增加。这一方面是因为2006年监测站点比2005年增加了21个,另一方面也说明我省水资源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上没有明显改善,局部地区水资源环境已经受到严重污染。 2006年,我省发生了湘江株洲段镉污染和岳阳县新墙河砷污染2起较大水污染突发事件。事故发生后,在省政府统一指挥下,我们水利厅和省直相关部门以及相关市州迅速应对,及时启动了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预案,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事故危险和损失,确保了沿河城乡居民的用水安全。 四、水旱灾害情况 2006年,我省4月-7月先后发生39次较大雨洪过程,郴州、衡阳、永州等12个市85个县1880多万人不同程度的受灾。特别是受第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的影响,湘东南爆发“7.15”特大暴雨山洪,湘江支流耒水发生百年一遇特大洪水,湘江干流衡阳、衡山段出现二十年一遇较大洪水。而从6月下旬开始,在湘西北、湘北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旱情。特别是7月中旬以后,张家界、自治州等地持续晴热高温,发生严重干旱。2006年全省因旱造成80多万群众发生饮水困难。去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依托历年建设的水利基础设施,我们夺取了防汛抗旱工作的伟大胜利,圆满实现了2006年度防汛抗旱总目标。 五、水利建设情况 2006年全省共投入水利建设资金56.2亿元,移动土石方5.51亿立方米,完成各类水利工程5.514万处。其中投资7443万元解决了21.33农村人口安全饮水困难,投资1.9亿元治理病险水库1374座。 2006年度加强了水资源管理工作。去年完成了《湖南省水资源调度方案及系统建设规划》,这个规划确定了四水干流及主要支流各河段的最小控制流量,明确了主要水域干旱期的水资源调度方案。这个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后,从今年开始分流域进行建设,以实现干旱期水资源的有效调度和合理配置。完成了《湖南省水资源保护监测站网及监测能力建设规划》,这个规划的实施将全面提升水资源保护的监测能力。根据这一规划,2006年增设水质监测站点23个,今年将再增设40个,全省水利水质监测站点将达到155个。监测频次将由过去的1~2月一次提升到每月一次,湘、资、沅、澧四水的七个控制断面枯季加密到每三天一次。对敏感水质河段和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河段还将出动移动水质监测实验室实施动态监测。 2006年水资源的配置、供给基本满足了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求,防洪减灾工作满足了社会安全的需求,水利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虽然我省水资源总量居全国第六位,人均占有量2500立方米,属水资源相对丰沛区域。但是,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我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除农业灌溉外各类用水增加,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城镇缺水问题、干旱期水资源短缺和河流生态环境破坏的危机呈现;各城市的供水基本上为江河单一水源,既无法保证生活用水安全和生产用水要求,更难以应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主要水域水资源质量没有得到改善,特别是城市公共供水水源地的水资源质量不高;干旱期水资源调控能力、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能力亟待提高。综观水资源情势,我省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水资源的保护任重而道远。 面对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富民强省、又好又快发展的大好形势,做好当前的水利工作,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节水型社会为核心,切实推进建立人水协调的现代水利体系,在水资源开发中要注重保护,水资源利用中要注重节约,水资源管理中要注重配置,在水资源配置时要强化风险管理。着力解决我省江河综合防范体系薄弱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矛盾,农村水利发展滞后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矛盾,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供需矛盾,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严重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着力建立和完善防洪安全体系,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防洪保障;着力建立和完善水资源高效利用体系,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着力建立和完善水土资源有效保护体系,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水生态安全保障;着力建立和完善涉水事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优良的服务保障。确保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努力实现人水和谐。
相关阅读

张硕辅在纪念第十五届“世界水日”暨第二十届“中国水

7637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