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专稿:衡阳市石鼓区冬修水利凸显以人为本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0-12-09

水利建设专稿:衡阳市石鼓区冬修水利凸显以人为本 今年入冬以来,石鼓区在冬修水利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想群众所想,帮百姓所需,对角山乡新冲石堰进行了改造,把在堰上修建一座集行人、过车的公路桥作为兴修水利的一个项目,在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目前,该桥主体已竣工。 过去的旭东村新冲堰上只有用几根树木搭起来的小木桥,过往行人担惊受怕,稍不小心,就有掉水的危险。今年5月23日下午3时30分许,旭东小学四年级学生宋丹放学回家被洪水冲下石堰抢救无效死亡。今年5月26日,《衡阳晚报》头版头条以《新冲堰头,洪水卷走小宋丹》为题作了详细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彭崇谷见报后当即批示市委组织部:请调查此事前因后果,督促采取措施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并作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一件大事抓落实。按照彭代市长的指示,市委组织部也派人实地察看,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重新改造新冲石堰,在堰上修建一条高标准的公路桥。 石鼓区角山乡新冲石堰始建于1975年冬,堰高1.5米,宽3米,长9米,集抗旱、行车过路为一体。由于当时条件的局限,未进行科学分析和测量,便土法上马,设计十分不合理。自投入使用以来,弊端日益显见:一遇暴雨,洪水便泛滥成灾,使沿河两岸的新冲、无家湾、前家冲等九个组近千亩耕地被淹,一遇干旱,因石堰造成河道淤塞,蓄水不足500立方米,不到一个星期,河床干涸见底,每年因洪涝干旱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达20万元之巨。尤为严重的是该石堰是新冲、包家嘴、万家垅及衡阳县板市乡几个村的交通要道,稍一下雨,村民便淌水过河或绕道崎岖小道2公里之远,对人民群众人身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在今年冬修水利中,石鼓区委、区政府及角山乡政府也专题召开会议,研究解决办法:计划重新改建此石堰,设计建造一座集防洪、抗旱、行车走路于一体的混凝土桥梁。拟采取上级解决部分资金,村民筹集部分资金、各界赞助部分资金的办法兴建。现已集资4万余元,其中区里现场办公会议解决3万元,村民集资1.2万元。目前,该桥主体工程已竣工,当地村民对该桥的修建拍手称好,夸这座桥为 “爱心桥”、“亲民桥”。
相关阅读

水利建设专稿:衡阳市石鼓区冬修水利凸显以人为本

763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