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设专稿:岳阳市强力推进水利建设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0-12-09
水利建设专稿:岳阳市强力推进水利建设
今年,岳阳市克服国家投入不断减少、群众“两工”取消和“一事一议”上限控制等不利因素,居安思危,创新机制,突出重点,水利建设高潮迭起。截止目前,全市共铺开各类水利工程4.8万处,投入资金3亿元,完成土石方4080万方。全市水利建设呈现三个特点:
1、在工程布局上,突出了薄弱环节。各地针对近几年水旱灾害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紧紧扣住防洪保安和增产增收两大目标,坚持投资工程与自筹工程齐上,防洪工程与效益工程并举,狠抓薄弱环节整治,形成了重点突破和全面兼顾的工作局面。一是全面整治湖区险工险段。湖区继续突出清隐整险,共铺开整治工程65处,完成土方1800多万方,整修病险涵闸24处。湘阴县狠抓矮小堤段加高培厚,铺开培修工程20处,培修大堤12公里,完成土方100多万方。华容县近两年来狠抓涵闸整险,今年又上了新三闸、青雀剅2处工程。二是重点整治山区病险水库。我市病险水库较多,一直是防汛抗灾的薄弱环节和安全度汛的心腹大患。今年各地把病险水库整治作为水利冬修的重中之重,全市共铺开病险水库整治112座,占到病险水库总数的1/3,目前已完成68座。平江县病险水库整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开工39座,现已完成28座。三是集中整治河渠塘坝。各地立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搞山塘、沟渠清淤和渠系配套建设。岳阳县发挥农民用水者协会的作用,组织6万多劳力,对铁山、岳坊、大坳灌区等地810公里渠道进行清淤,目前已完成700多公里,并新开渠道50公里,全县水利冬修出现了多年未有的大干局面。汨罗市以小农水试点为契机,大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全市已衬砌山塘485口,挖深山塘1800口,衬砌渠道105公里。
2、在资金筹措上,实行了多轮驱动。各地不等不靠,积极探索水利建设投入新机制,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扶持、群众参与的多元融资格局。一是向上争资。各级水利部门精心研究水利建设新政策,及时掌握国家投资新动向,想方设法跑项目,千方百计争资金。全市已争取意向工程24个,资金达2.09亿元。临湘市忠防水库整险项目已争取国家投资1445万元,铁山嘴电排整治项目已通过国家发改委评审,整治经费达6000万元。二是财政投资。市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今年已投资1100多万元用于水利建设,是近年来投入最多的一年。汨罗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财政举债1020万元,重点解决城区排水、水库整险和堤防加固等问题,有力地推动了该市水利建设。三是多方筹资。岳阳县积极包装小水电开发项目,现已招商引资2000多万元,用于豪洲背和鲇鱼洞的水资源开发。平江县城关镇信贷融资800多万元建设城市防洪工程。华容县新河乡通过“一事一议”筹资70多万元,对淤塞严重的新沙渠、前进渠进行疏洗。据统计,全市多方筹措资金达1.5亿元,占到总投入的一半。
3、在组织调度上,强化了监管督导。各地精心组织,科学调度,确保了水利建设顺利进行。一是强化了工作讲评。在全市水利建设动员会上,市委、市政府将现场讲评作为一项重要措施,进行了部署,提出了要求。湘阴县开展水利建设讲评活动,达到了“讲评——提高——再讲评——再提高”的效果,全县水利建设场面大,进度快,为省委、省政府组织的洞庭湖区水利建设现场会提供了现场,其经验在全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现场会上得以推介。二是强化了现场督导。为了加强技术指导,保证工程质量,提高资金效益,市水利建设指挥部成立了10个督导组,派驻各县(市、区),实行“联点责任制”,责任区水利建设情况与督导干部工作业绩挂钩,责任区项目经费由督导干部监控使用。三是强化了项目管理。今年,市财政局、发改委、水务局等部门加强了市级重点工程项目的资金管理,下发了《关于加强2006年度处险工程项目与资金管理的通知》,实行“报帐制”,严格按工程进度和质量拨款,有效地遏制了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现象的发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