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试创新之路

湖南省水利厅  时间:2010-12-09

浅试创新之路 (本站注:省厅王孝忠厅长阅读了省水电施工管理局局长唐要善同志所写的《浅试创新之路》后批示:“我们经常讲,一个负责干部一定要想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好共事、不出事。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请同志们看看唐要善同志的这篇文章。请网站、《水利简报》将《浅试创新之路》刊发。”网站遵王厅长指示精神刊发该篇文章,展示施管局的创新之路。) 施管局是一个包袱十分沉重的单位,现有在职职工49人(含借调、招聘人员),离退休员工149人,优抚对象137人。这个单位能否稳定,直接关系到数百个家庭的生存问题,也关系到水电大院的和谐与安宁。我来施管局后,有同志直言,施管局前途有三:一是发展,单位收入增加,职工福利改善,这是光明的前途;二是维持,单位收入不变,职工福利不变;三是倒退,单位收入减少,职工福利减少。全局职工希望的是第一种前途。在不能实现第一种前途时,也可以接受第二种前途。不能接受的是第三种前途。随着对单位情况的进一步了解,我深感施管局只有两种前途,四个字可以概括为:“不进则退”。原因是:单位每年所需资金600余万元,上级拨款仅仅230万元,自己的收入渠道仅有三条,一是门面房产租金收入100万元,二是施工公司收管理费100万元,三是长岭宾馆定额上交100万元(实际去年只上交70万元),除此之外无其他收入来源。每年单位净缺口资金达100万元。这种状况决定了没有“维持”这种状况可选择,不能解决这100万元资金净缺口问题,施管局在不远的将来发工资困难!怎么争取单位向前发展,争取光明的前途呢?这就决定不能走老路,只能设法尝试新的解困之路——创新。 一、创新奖励制度 单位的全体干部、职工是单位的主体,单位面貌的改变,最可靠的力量仍然是单位的人,所谓“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做到群策群力解决单位的根本问题,充分尊重干部、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为此,我们尝试创立新的奖励制度。一是设立了“合理化建议奖”。谁出的点子、谁的意见建议对单位的“节约”、“创收”、“稳定”、“发展”有益,特别是被局务会采纳变成单位可实施的方案,造福了单位,谁就可能获得此项奖,合理化建议奖范围不局限于局本身。只要对单位发展有益,建议意见可行,都可以竞评此项奖。首次获得此项奖的同志是肖文辉和陶春华。肖文辉同志提出的“加强宾馆财务管理,避免一笔收入两次缴税”的建议,一年可为局里创收几万元。陶春华同志提出“四合院平房拆除改建为出租楼,预计八年内可收回投资”这些意见已被局务会采纳,出租楼已在报建过程中。实施这些意见,于单位发展有益。我们设立此项奖的目的,就是倡导大家共同出主意,共同想办法把施管局的事情办好,争取做到把群众中正确的意见集中起来,并贯彻下去。避免闭目塞听,力求开门纳谏。这既是发扬民主,也是充分尊重职工群众民主权利,可避免决策少犯错误。二是设立了“辛勤工作奖”。单位面貌的改变不在于“唱得好”,也不在于“喊得好”,而在于“实干”。实干,天天实干,坚持实干,夜以继日地“实干”,就会带来工作不断地变!变!!变!!!变化多了,单位的面貌必然会改变。春节过后,单位出现了感人的“实干”场面。长岭宾馆工作组的同志们,每天工作十五至十六个小时,小到牙签,大到直径三米的圆桌采购,每一样物件采购都是几轮谈价,他们在不到二十天的时间内恢复长岭宾馆餐饮,投入少,效果好,效率高,令人信服。三月份,我局两个工地同时开工,总工程师谢钻凌除了完成对外投标工作任务之外,日夜没有休息,在克服了家庭种种困难的条件下,每日核价、定价、对工程质量把关,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两个工地的成功变化,用施管局相当一部分同志的话说,这是“深圳速度”。“辛勤工作奖”也是在这种情况下设立的。笔者从来尊崇“辛勤工作”,一直认为人类一切物质的、精神的财富都是辛勤工作(劳动)创造的。人们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过程是十分辛苦和十分艰难的过程,尤其是创造令人仰目的成就更是如此。世界上没有任何可以“投机取巧”的事,只能靠“辛勤工作”。辛勤工作虽然未必能产生人们称道的“结果”,但辛勤工作一定是产生人们所称道“结果”的必要条件。单位面貌的改变只能靠全体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即是如此,我们倡导设立“辛勤工作奖”。三是设立“节约奖”。有同志认为:施管局穷,“节约”早已成风,再提“节约”空间不大,意义不大。但这是一根“弦”,一刻不可放松。一个近200人的单位,有生产活动也有消费活动,每一个细小环节是否真正做到了“成本最低”“效益最佳”呢?还不尽然。宾馆一次性用品采购,陶春华同志办了一件节约的事。每一套一次用品比原来的质量好,价格比以往的每套低8分钱。仅此一项一年为单位节约数千元。另外在宾馆租户水电管理方面,过去有一租户,长期用我单位水电,一直未计量计费,每年花单位几万元水电费。陶春华同志采取措施堵塞漏洞,为单位每年节约数万元。他也成了首位获得“节约奖”的同志。现在我们单位自办餐饮,“节约”的意义和空间更大。倡导“节约”是永远不会过时的,“节约”是单位永恒的主题。四是设立了“团结协作奖”。单位的团队精神集中体现于大家的团结协作,单位的发展离不开这种精神。首获此项奖的两位同志是马家柱、余延芳。马家柱同志是在单位人手不够,无人可调时,主动请战通宵达旦配合工程部的同志开展工作。余延芳同志是单位帐上缺钱时,取来个人存款一万余元应急办公事。这种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了单位工作,也为推进单位的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新的奖励制度,以实际事迹确定“获奖者”,令人心服。每项奖不考虑照顾关系,不考虑照顾情绪,在这方面也异于常规的年终评先。特别是在年初阶段性工作打开局面后开奖,且奖金也高于年终常规奖,对于鼓舞士气,为争取全年工作主动,创造了条件。 新的奖励制度正在实施的过程中,中央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照“八荣八耻”的要求,新的奖励制度精神实质是与中央所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精神相符合的。新的奖励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将进一步完善,也必将成为促进施管局向前发展,改变单位面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创新了生产力 传统的管理和经营模式,施管局的资产经营采取的是“租赁制”。租赁制的确对施管局的稳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单一的租赁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难以解决资产的保值、增值问题;一是单靠租金收入,不能真正地起到增加创收的作用,不能解决创收问题。另外从长岭宾馆餐饮部和娱乐部(二楼和三楼)租赁经营的情况看,还存在以下弊端:一是租户恶性经营资产;二是租户撤退时,几乎是席卷而去,留给我们的是残破不堪的资产;三是拖欠租金,而且难以追回。实践证明长岭宾馆餐饮与休闲走租赁之路失败了,还要原封不动走老路,已不可取。长岭宾馆位置优越,处于韶山路繁华地段,商业价值比较高,资产全部是优良资产,基于此考虑,我们尝试自己办餐饮之路。自办餐饮,实际上是形成自己服务业,创办生产力。自办也就是单位办,相当一部分同志提出疑惑,能办好吗?就这一问题,单位已讨论了多次,答案只能由未来的实践作结论。有的同志说,“公有制”、“单位办”,是不会成功的!不可能成功!但事物的发展不是绝对的,河南省南街村、江苏省华西村不也是公有制,集体办吗?无论是“公办”还是“私办”,关键在于要选择市场手段。“大锅饭”与传统管理办法都是不可能办好宾馆的。今年以来,施管局真正意义的创新,就是自办餐饮业,施管局开始自办产业,形成自主的生产力。以此为标志,随着这一产业的发展必将产生一系列新的与之配套的制度与新措施。 办餐饮是系统工程,是复杂工程,每天进货的品种、数量、质量、价格等等,管理好不是易事,而厨房管理、餐饮管理、包厢管理、员工队伍管理又是一环套一环,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只要一个环节出问题,则不能有效完成生产过程,不能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而餐饮管理所覆盖的时间段几乎每天24小时。这里的工作不同于单位上班,不同于单位任何岗位工作。的确单位一般人员是无法适应这种工作的。现在身入其中的同志对办餐饮复杂程度已有深切的认识。餐饮业是竞争性的行业,市场法则异常残酷无情,这里只有强者没有弱者。所以我们选择自办生产力,就是准备走一条十分艰难的“生死”之路。 三、创新生产关系 施管局最基本的生产关系,表现在分配领域,几乎是单一的“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这是施管局特色。这种分配方式与单一的“租赁制”是相适应的。现在自办餐饮,自己经营宾馆,这种“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是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适应市场法则的新分配方式必然会产生。长岭宾馆定位于大众化宾馆,考虑到水利行业普遍存在行业贫困,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为全省水利行业服务,也为大众化消费服务,适当兼顾高层次的消费。我们专设了豪华包厢,这种定位决定了长岭宾馆的发展。我们不追求硬件设施胜过别人,我们追求“舒适”、“适用”。在服务水平上,即软件管理上,我们力求以周边“三星级宾馆”为追赶目标,这样我们在对宾馆经营人才的选择方面走向市场,考虑以同样的待遇支付报酬,不断从市场选择优秀人才。宾馆自办餐饮开始了生产关系创新的摸索。现在已确定的“超额利润奖”制度,就是破除“大锅饭”的有益尝试,也是制度创新的开端。 创新是艰难的、艰苦的,因为她代表着希望,代表着单位前进的方向。尽管艰苦、艰难,但是她将是不可逆转的。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她是永恒的主题!创新是复杂的事,前进中遇到挫折是必然的也是暂时的,出现失败都是难免的,但只要不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最终会成功的。
相关阅读

浅试创新之路

7633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