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043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 索引号:430S00/2025-153872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2025-08-20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 对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043号提案的会办意见
A类
同意公开
湘水提〔2025〕46号
省气象局:
曹暇委员提出的《关于支持提升郴州市东江湖等重点区域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的提案》收悉。经认真研究,现将我厅会办意见函告如下:
一、加密站网布设,提高水文精准监测能力
目前,郴州市共有水文测站1203处,包括独立降水量站408处,水位站735处(其中663处兼测雨量),水文站60处(其中59处兼测雨量)。根据水利部“三道防线”建设要求,未来5~10年内我省规划在郴州市新增水文站56处、水位站132处、雨量站206处,将实现对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水文站全覆盖。同时,持续推进国家基本水文站提档升级,所有新增及改造站点部署双通道信息传输系统,并配置北斗卫星通信,确保数据信息采集的精度和效率。目前,我省已纳入全国水利测雨雷达建设应用先行区,根据《湖南省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工程水利测雨雷达建设规划(2025—2030年)》,后续拟在郴州市新建8部水利测雨雷达,实现全域雷达监测全覆盖,有效提升东江湖等重点区域对极端降水的动态监测与预警能力。
二、完善制度机制,推动数据资源协同共享
为加强部门协作与数据融合,我厅已向省防汛抗旱相关单位及湖南省数据局共享1.1万余处雨水情站点实时数据。同时,常态化接收省气象部门900多个山洪气象监测站的雨量数据及5×5km逐3小时精细化网格预报信息,已多次在强降雨过程洪水预报中实现有效耦合联动应用。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与省气象局的深度合作,拟建立高速专线专网(DMZ区)通信通道,健全在台风登陆时的雨洪联动预警与会商机制,构建“统一标准、一张图、一平台”的监测体系,进一步推进水文气象数据的互联互通与高效协同。
三、加强人才支持,提升精准分析研判能力
我厅将加大对郴州市等监测能力相对薄弱区域的支持力度,加强高端水文气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积极协助做好人员培训、项目对接等工作。通过科研合作、人才交流、借调学习等形式,助力郴州市南岭山区气象实验室建设,共同完善集科研、监测、预警、决策于一体的技术支撑体系,提升对极端气象事件的分析研判和科学应对能力。
以上意见供你单位统一答复提案者时参考。
湖南省水利厅
202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