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0584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5-153473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2025-08-18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0584号建议的答复

A1

同意公开

湘水提〔202562


刘新结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重点提升湖南省乡村旅游重点村水利设施建设项目支持力度建议》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农村水利设施在助力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省水利厅注重水利建设与文旅相结合,积极开展农村水利设施、水美乡村和幸福河湖建设。

一是加强规划引领。编印实施《湖南省农田灌溉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按照全省一圈一片四组团的灌溉格局,统筹推进灌溉水源挖潜与新建、大中型灌区新建和改造、小型灌排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强化农业节水,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创新投融资、投建营模式,全面构建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排体系。同时,印发实施《湖南省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创新建立省级资金引导机制,吸引撬动地方筹集资金投入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规划落实落地

二是加大建设投入。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方面。通过采取水系连通、景观人文等措施,建设河畅、水清、景美、岸绿的水美乡村。2020年以来,先后实施了8个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项目,目前已全面建设完成,成效明显,为打造乡村河湖风景线、产业带、幸福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目标提供项目支撑和空间载体。省级水美湘村示范创建方面。以水为主线,以小微水体治理为重点,创新开展水美湘村示范创建。2021年以来,共创建省级水美湘村”52个,打造了一批农村水资源、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融合发展的治水样板。幸福河湖建设方面。多措并举建设幸福河湖、美丽河湖、健康河湖。2022年以来,建设打造一乡一亮点样板河湖5132个、一县一示范示范河湖404条,每年评选省级美丽河湖50条。水利风景区建设方面。目前我省已有水利风景区96家,其中国家水利风景区43家,省级水利风景区53家,逐步形成了县域有水景,市域有精品的发展格局。景区依托的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全部依法划定,水质全部达到类以上标准,水域岸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和林草覆盖率均处较高水平。并面向公众积极开展水文化科普教育活动,带动了多种业态发展,充分发挥了水利资源的综合效益小型农业水利设施方面,2021~2022年,我厅会同省财政厅连续两年实施农村小水源供水能力恢复,投入奖补资金4亿元累计清淤整治农村小水源2万余处。2023年,联合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6部门率先在全国开展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行动,统筹推进农村小水源蓄水能力恢复、中梗阻渠道畅通、山上经济作物灌溉水源保障能力提升。两年来,投入省级奖补资金21.22亿元,累计完成农村小水源清淤整治5.38处,畅通中梗阻渠道4706.3公里,提升山上经济作物灌溉水源保障能力122.5万亩。2025年持续实施,计划清淤整治农村小水源2.5万处,畅通中梗阻渠道2500公里,提升山上经济作物灌溉水源保障能力33.8万亩。农村安全饮水方面,创新建立省级以上资金激励引导机制,统筹整合省级以上财政资金,引导支持市县推进农村供水三化建设(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因地制宜对小型供水工程进行规范化建设和改造),取得了良好成效。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方面。高度重视水库安全,大力实施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0212024年累计实施4461座,2025年将实施907座,有效消除工程隐患,提升水库蓄水能力。

三是完善管护长效机制。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农业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从法制角度进一步规范小型农业水利设施建设和管护,并以《决定》为基础,研究制定《湖南省小型农业水利设施管护办法》,细化管护对象、管护标准,进一步明确管护主体、管护职责,构建政府主导,行业监管,管护主体落实的小型农业水利设施管护工作长效机制。大力深化小型水库管理体制改革,1.27万座分散管理小型水库实施区域集中管护、政府购买服务、以大带小等专业化管护模式。有效落实小型水库管护经费,建立了小型水库维修养护补助资金稳定投入机制。同时,组织开展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培训,加强水利特岗生培养,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层水利服务能力。

下一步,我厅将继续结合农村水利设施、幸福河湖、水利风景区的建设,持续推动农村文旅产业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更坚实的水利支撑。

感谢您对湖南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水利厅

2025517

相关阅读

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0584号建议的答复

3377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