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0544号建议的答复
- 索引号:430S00/2023-107209
- 题裁分类:
- 发布机构:
- 发文日期: 2023-10-20
- 主题分类:
- 主题词:
- 名称: 对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0544号建议的答复
A3类
同意公开
湘水提〔2023〕93号
汤小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统筹四口水系水生态综合治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统筹四口水系水生态综合治理,对保障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水资源利用、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包括四口水系在内的洞庭湖水生态综合治理工作,省政府于2019年印发《湖南省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实施方案(2018-2025年)》,并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四口水系综合治理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助力四口水系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洞庭湖重要生态屏障。
一、关于“构建四口水系水资源调控工程体系”的建议。为改善江湖关系、增加区域水资源调控能力、改善区域水环境和水生态、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省正联合湖北省共同推进洞庭湖四口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如下:一是建设引水补水工程。改造现有的虎渡河南闸、华容河调弦闸,枯水期可扩大从长江的引流。实施大通湖、沱江补水配套工程,通过清淤疏浚等措施增强大通湖、沱江蓄水灌溉能力。二是建设支汊水资源利用工程。建设鲇鱼须河、陈家岭河及藕池西支3个平原水库,汛末关闸蓄水,满足枯水期两岸堤垸水资源综合利用需求。三是疏浚四口主干河道,维持常年通流,提供区域所需供水、灌溉水源。四是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恢复垸内水网与外河的水力连通关系。五是新建松滋口闸,可错峰调度松、澧洪水,减轻松澧地区洪水遭遇风险。在国家有关部委大力支持下,四口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不断推进,长江委目前正牵头组织湖南、湖北两省推进工程可研工作,已完成可研报告初稿和相关专题报告编制。下一步,我厅将加强同国家相关部委沟通协调,加快推进工程前期工作,力争2023年完成工程可研报告审查,尽快开工建设。
二、关于“优化四口水系地区工农业布局”的建议。关于优化农业布局,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湖区发展特色农业,加快建设高质量“鱼米之乡”,新建、改造水稻标准化种植基地3万多亩,年提供优质稻米16万吨;持续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湖区稻渔综合种养面积288万亩、产量41万吨;全面完成176.74万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和6.3万亩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治理任务;推进湖区高标准农田建设,2011~2022年,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建成高标准农田1273.97万亩。下一步,将继续加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持续开展耕地土壤治理整顿,打造洞庭湖区优质农产品示范生产基地。实施已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推动洞庭湖平原灌区等新型现代化灌区建设。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建设一批集中连片、高质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关于优化工业布局,湖区化工、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加快淘汰,造纸企业全面退出,产业转型升级取得突破。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技术,培育出岳阳绿色化工高新区等一批绿色工业园区。下一步,将加快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制定“两高”项目管理目录,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产能置换要求,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推动化工、建材、纺织、造纸等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污染治理,提高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水平。
三、关于“加强四口水系水污染防治”的建议。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四口水系地区生活和工业污水污染防治,组织开展县以上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四年行动等专项行动,截至目前,洞庭湖流域县以上城市共建成生活污水处理厂39座,设计规模186.65万吨/日,排放标准全部达到一级A标准,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全覆盖。2022年新建污水收集管网432公里,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上升至70.97%。累计完成356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任务,湖区三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33%左右。加强工业污染整治,湖区28家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全面实现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全覆盖。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四口水系水污染防治力度,落实国家“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和湖南省“十四五”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落实《湖南省枯水期水生态环境管理强化措施(试行)》,洞庭湖区域的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总磷排放月均浓度控制在0.2mg/L以下。推进环境敏感区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大力实施县以上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攻坚行动,洞庭湖流域县以上城市完成污水管网新建改造800公里,确保工业和生活污水稳定达标排放。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维水平,指导县以上城市加快排水管网排查检测及GIS系统建设,建立排水单元管理制度,全面加强污水收集源头管理。
四、关于“完善四口水系水环境长效治理机制”的建议。省政府高度重视洞庭湖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印发实施《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八年规划(2018-2025年)》,出台《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计划(2022-2025年)》,明确在湖区三市一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以及城镇生活污染治理等重点区域、领域集中攻坚,建立长效治理机制。采取控源截污、生态提质、环境扩容等措施,分期分批加快推进重点入河排污口整治。不断提升监测监管能力,完善洞庭湖水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和考核体系,定期召开水环境质量会商,推进大通湖等内湖(河)专项调查、汛期及枯水期加密监测。下一步,将持续加强对入河排污口管控,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源监测监控网络,强化重点排污单位监控管理自动化水平,提高监测能力现代化水平。加强生态环境监测队伍建设,持续提升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完善生态环境数据中心、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联网平台,加强数据汇集共享和分析应用,持续提升环境管理信息化能力。
感谢您对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湖南省水利厅
2023年5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