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水文 > 水文文化 > 水文情缘

从阅读中汲取进步力量——世界读书日有感

湖南水文 发布时间: 2023-04-26 【字体: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载体,是人类知识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第28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思绪万千,有太多想要倾诉。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第一,通过书本,我们可以获取知识。腹有诗书气自华,《人间简史》的作者曾说:“我爱阅读,它让我觉得就像与世界上聪明的人密切地谈话。” 第二,读书是领导干部胜任工作的必然要求。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读书。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读书让我们远离“本领恐慌”。读书学习是立身之本,也是从政之基。第三,读书是政党的巩固之基,是国家兴盛之要。读书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困难的法宝。从延安整风运动时“改造我们的学习”到执政之初“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从改革开放后“认真建立学习制度”到新世纪阶段的“在全党大兴学习之风 ”……在每一个重大历史转折时期,面对新形势,我们党总是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而每次这样的学习热潮都能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实现大发展大进步。第四,书本是文明传承之途。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历来讲究读书修身,耕读传家,诗书济世,在读书学习中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塑造中华民族自信自强的品格。

读书讲究三重境界,要有“望尽天涯路”那样志存高远的追求,要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其次,要勤奋努力,即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后悔,“人憔悴”也心甘情愿;然后要坚持独立思考,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三种境界启示我们,读书不仅要有明确的目标,有不移的恒心,还要提高读书效率和质量。

读书的三重境界为我们指明了读书的方法。一要广泛涉猎,读好书。既要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还要了解世界上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从中得到启发,为我所用。具体来说,作为领导干部应当读三个方面的书:既要学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又要学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还要学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二是要精细阅读,有的放矢。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三是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关键是要把书本和时间结合起来,防止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把职责和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贯用通,知信行合一。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党员干部应带头读书,修身养志,增长才干。古有车胤盛夏借着萤火虫的微光读书,有孙康寒冬之夜映着雪光读书,更有孔子韦编三绝的典故启发后人奋发读书。我们的干部要少一些饭桌上的觥筹交错,多一些书卷里的含英咀华。一要培养阅读学习的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陈望道在翻译《共产党宣言》过于投入,错把墨汁当成红糖蘸粽子吃仍旧觉得甜。这样的甜正是全身心投入信仰乐在其中的味道。我们在读书学习时,需要这样乐之好之的精神。二是应该积极推进书香机关的建设,多举办多参与读书演讲、经典诵读、读书征文活动,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干部队伍素质。三是作为家长,我们应该言传身教,带动家人和孩子们多读书,培育良好的家风,让孩子们养成阅读的习惯,在阅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四是作为社会中的一分子,我们要主动融入全民阅读的浪潮。当前全民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纸质书籍每年人均阅读量不足5本。我们要广泛阅读、推动阅读,从我做起,让全民阅读成为新风尚。

书香润心灵,阅读促成长。开卷有益,世界读书日虽然只有一天,但是阅读的习惯应该深入每一天。让我们爱读书、读好书、勤读书、善读书,从中汲取进步的力量。


信息来源: 作者: 刘思敏